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实录

访谈实录

徐鸣:推动能源变革是建设新江苏的必然选择

作者:沈伟民 朱进 马志强  2016-03-22

  徐鸣  江苏省委常委  副省长    

  
  徐鸣,曾任徐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江苏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现任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


  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江苏经济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成为全国地区生产总值超7万亿元、财政收入超8000亿元的两个省份之一。这其中,电力保障有力,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目的就是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因此,打造江苏坚强智能电网、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对江苏而言十分必要。


  打造江苏坚强智能电网、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未来又如何加快推进?《国家电网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


  记者: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向世界发出了“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倡议。请您结合江苏实际,谈谈打造江苏坚强智能电网、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必要性。


  徐鸣:“十二五”时期,江苏省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采取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政策措施,在深化改革中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在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9.6%。特别是2015年,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11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29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4万亿元,增长8.3%,总量保持全国第一。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过去5年,与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相适应,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由2010年的3864亿千瓦时增加到2015年的5115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江苏省经济增速预计年均增长7.5%左右,电力需求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经济总量大省、能源禀赋小省”是江苏能源基本省情。调整优化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深化节能减排是江苏省能源发展的主要追求。江苏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正在研究制定,总的考虑,一是加强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力争“十三五”末非化石能源装机接近2500万千瓦,约占全省电力装机的五分之一;二是加大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节能环保改造任务,其中1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三是积极推动区外来电特别是区外水电规模化利用,按照国家规划预计2017年全省区外来电规模将达到33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的四分之一。同时为保障地区电力和热力供应安全,江苏省将严格按照煤炭等量替代、污染物减量替代、关停小火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等要求,科学推进区域性热源和支撑性电源建设。


  因此,在当前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参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必由之路。


  记者: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本质是“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目前,江苏电网发展情况如何?


  徐鸣:专家认为清洁化是目的,特高压是“硬件”,智能化是“软件”。江苏电网是省级电网中最坚强的电网之一。过去10年,江苏利用这一基础,在清洁化和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实践。


  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发面,到2015年年底,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949万千瓦,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0%。其中,海上风电总装机47万千瓦,规模居全国第一;光伏发电总装机422万千瓦,居全国第四。


  在电网智能化改造建设方面,2010年,无锡220千伏西泾变电站投运,这是国家电网公司投运的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由此拉开了江苏智能电网建设序幕。2015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南京220千伏西环网统一潮流控制器工程建成投运,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江苏省率先落地;同月,国内首个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单元在苏州工业园区建成。


  在特高压“硬件”建设方面,锦苏特高压直流工程3年累计送电超过1000亿千瓦时。目前,江苏省列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的“一交两直”特高压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交流特高压工程正在加快建设,±800千伏晋北—江苏、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继开工,预计将在明后两年投运。


  记者:打造江苏坚强智能电网、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对江苏有什么重大意义?


  徐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障有效供应,推动实现清洁发展、绿色发展。虽然江苏传统能源资源匮乏,但风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坚持“两条腿”走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


  首先,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江苏省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近年来光伏电站发展迅速,仅去年就新增装机165万千瓦,居全国第二。江苏省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具有发展海上风电的独特优势,已被列为全国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目前累计装机已达412万千瓦。电网智能化,将有助于可再生能源就近开发、就地利用。


  其次,积极稳妥科学利用区外来电。2015年区外来电已达692.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5%。针对江苏用电需求和负荷特征,在逐步增加区外来电的同时,同步优化区外来电结构显得更加紧迫,更多地增加区外清洁能源既有利于全国范围减少燃煤,也有利于提高江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保障电力供应,缓解调峰压力。江苏省将在适度发展民生、工业所需供热电源和支撑性电源的基础上,稳妥推进区外电力送苏工程,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助于同步实现增加区外来电规模和优化区外来电结构的双重目标。


  记者:第二个方面的意义是什么,如何体现?


  徐鸣:第二个方面的意义是推动经济转型。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发达,积极参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稳定增长。


  首先,以光伏发电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是江苏省重点支持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江苏省光伏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全球的四分之一,2015年实现产值2651亿元,同比增长14.3%;风电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齐全,年产值已超1000亿元,居全国领先地位。这与省内清洁能源蓬勃发展密切相关。


  其次,智能电网也是江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南京江宁智能电网产业园已经形成了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六大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是国内同级区域内聚集智能电网企业总量和上市企业最多的地区。


  第三,电网投资大,可有效带动电源、电工装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拉动作用明显。常州作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具备生产各类变压器、直流换流变压器等产品的能力,正朝着打造中国智能电网装备第一城的目标迈进。


  记者:如何加强江苏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徐鸣: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视支持江苏电网发展、优化,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去年7月,江苏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已取得初步成果。今年2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安全可靠、开放兼容、互联互动、清洁环保、经济高效的智能电网,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


  我们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落实建设生态文明战略部署,积极支持和参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取得新进展。将把供电设施布局纳入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在项目审批、建设用地、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推动苏州智能电网应用先行区、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区、南京智能电网产业研发制造基地等加快建设,助力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柔性输电、主动配电网等新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


  其次,推动“两个替代”取得新突破。将做好电源项目与电网规划的对接,建设可靠智能的输配电网。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江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通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扩大电能替代覆盖面,推进电动汽车、电锅炉、港口岸电等大规模应用。深入开展苏州、常州等智慧能源示范区建设,实现区域内分布式电源友好接入、电锅炉全面替代,建成电动汽车“一公里”充电圈。


  第三,持续推动主干电网优化升级。到“十三五”末,在建成国家既定区外来电特高压工程的同时,建设好江苏电网“六纵七横”500千伏超高压骨干网架和分区互联220千伏电网。江苏省将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做好输电走廊及变电站站址的预留和保护,及时协调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为主干电网优化创造有利条件。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能源变革,新江苏,必然选择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