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实录

访谈实录

政协委员奚国富: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需完善机制设计(图文)

——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主任奚国富

作者:记者 王怡 伍梦尧  2021-03-09

W020210308743379354437.jpg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如期实现,离不开新能源快速发展和新型用能设备的广泛接入。我国电网运行也面临着电力平衡、安全运行、系统经济性等多方挑战。

  如何实现能源转型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双赢?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主任奚国富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应注重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作用,进一步畅通供需衔接、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适配。

  中国电力报:近年来,电力需求侧资源的重要性得到日益体现。实现更高水平的能源供需适配,您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哪些建议?

  奚国富:2021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应关注重点行业的柔性负荷,即能够根据电价、激励等信息,实现启停、调节运行状态或调整运行时段的客户侧用电设备、分布式电源设备及储能设备等;应加强重点行业用电设备、负荷特性研究,挖掘行业用电负荷的可调节能力,进一步发挥柔性负荷在能源电力运行中的调节作用。

  为此,我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将电力需求响应纳入到国家电力发展规划、能源安全应急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的全局进行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并在能源电力规划中明确提出阶段性的量化发展目标和约束考核机制。

  二是完善电力需求响应经济激励机制,出台电力需求响应资金保障和财政、税收、信贷等金融政策支持,加快推进需求响应成本纳入输配电价核定政策落实,完善电力需求响应经济激励机制。

  三是创新电力需求响应市场化模式,完善柔性负荷等需求响应资源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容量市场的市场化机制,赋予需求响应资源及其聚合商合格市场主体地位,在保障电力供需平衡、促进新能源消纳、维护市场稳定等方面开展深度应用。

  四是建立极端场景下的紧急型电力需求响应机制,明确在极端天气、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等极端场景和非常规时期,紧急型电力需求响应的实施主体、参与主体,依法确立各方责任义务、资金来源、激励补偿标准。

  中国电力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您认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哪些方面?

  奚国富:今年,我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力推进电气化,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案,分析了电气化对促进清洁能源利用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作用,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技术创新突破、完善市场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认为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清洁发展与系统安全的关系,清洁发展与电力保障的关系以及清洁发展与系统成本的关系。未来,随着新能源、直流等大量替代常规机组,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储能等交互式用能设备广泛应用,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系统转动惯量持续下降,调频、调压能力不足,亟需创新发展和技术升级。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建议,电网企业可以针对电力系统“双高”“双峰”特点,加快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装备研发,推进虚拟电厂、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进步,研究推广有源配电网、分布式能源、终端能效提升和能源综合利用等技术装备研制。深化应用“新能源云”,全面接入煤、油、气、电等能源数据,支持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绿证交易、绿色金融等新业务,服务国家智慧能源体系构建。

  中国电力报: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为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哪些措施,以保障能源系统安全高效发展?

  奚国富:总体上看,我国电网产业链在完整性、安全性和先进性方面处于较好水平,产业体系较为完备,部分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产业清洁低碳转型取得重大进展。

  为进一步提升电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已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深入实施“新跨越行动计划”,加快突破各类“卡脖子”技术;要加快完善全网联防联控机制,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电网公司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紧紧围绕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先后印发芯片、5G等14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专项实施方案,持续加大培育力度,推动了电网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其中,海上风电并网、数据库等业务从无到有,实现了“0到1”的突破。

  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将继续加大新兴业务拓展力度,以补链、延链、稳链、强链为目标,强化能源电商、智慧车联网等业务的平台支撑、数据驱动、服务增值等发展方向;聚焦能源革命、碳达峰碳中和、客户多元化用能需求对电网功能形态及服务的影响,大力拓展提高客户用能效率的综合能源核心产品业务;立足电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高度,广泛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新兴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奚国富,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机制设计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