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以推进“大建设、大发展、大环境”为主题,掀起城市发展高潮,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用电需求激增。面对新形势,合肥供电公司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突出后发优势,跨越式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电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和谐统一。
“合肥供电公司与合肥发展同频共振,与合肥建设一路同行,为城市做大做强作出了重要贡献”。合肥供电公司在合肥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原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现任安徽省委副书记孙金龙的盛赞。
建机制 政企合力强电网
合肥供电公司把“建好电网”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石,自2010年开始确立“一年明显缓解,两年基本适应,三年有效保障”的电网建设阶段性目标,坚持安全、质量、进度、效益并重,超常规协调推进各级电网建设。
“电网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没想到你们能主动来帮助谋划供用电事宜,区政府在电网工程用地、配网建设、电力设施保护等方面将会给予全方位支持”。今年9月21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负责人紧紧握住合肥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高维信的手,感谢供电公司主动和该区对接电网建设,并为该区重点项目用电开辟“绿色通道”。
2009年以来,合肥供电公司推出“光明心连心”服务品牌,由公司领导带队,定期上门走访合肥市各县、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及电网建设情况进行深入沟通,帮助地方政府规划电网建设,共同研究确定招商项目用电等相关事宜。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合肥市政府把电网建设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将电网建设纳入合肥市总体规划,预留供电高压走廊路径和重要变电站站址。在建设中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施工环境,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多方支持。市政府和供电企业对电网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共建,土建部分由政府实施建设,市政项目由政府建成后无偿移交给供电公司,供电公司只需负责电气设备建设。2010年,市政府还发放6亿元贴息贷款用于电网建设,有效缓解了电网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市领导定期召开电网建设协调会,对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单位,限期予以解决。各区县政府与供电公司建立项目建设信息沟通常态机制,对电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市政道路同步建设、高压走廊内房屋拆迁、园林树木迁移、民事协调处理等具体问题统筹调度,确保各项重点工程能够顺利推进。
板桥变电站是安徽省第一座全户内布置、全电缆进出线的220千伏变电站,也是合肥市一环以内的第一个220千伏电源点,于2010年7月开工建设,2011年6月竣工投运。市领导亲自调研了解建设情况,帮助规划进出线路径,市政府承担了大量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电缆线路途经合肥市内五条主要交通干道,地理环境复杂、协调部门多,施工难度大。市政府简化有关审批手续,对涉及的报批事项特事特办,并多次召开协调会议,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完成时限,做好服务保障,为施工提供了良好环境。
220千伏大兴变电站是合肥电网今年新建的重点项目,其220千伏进线规划路径有21基铁塔在二十埠河绿化区以内,施工将对现有的1000多颗树木及一些植被造成影响。合肥市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全力支持电网建设,将影响线路施工和安全的苗木进行移植。
重管控 全力以赴抓建设
2010年以来,合肥供电公司以保障用电需求和电网安全运行为先导,按照“与省会城市发展相适应,与省公司决策部署相一致,与省会公司地位相符合”的工作定位,以解决配电网薄弱问题、优化电网结构为重点,下大力气解决电网存在的突出问题,满足合肥市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对供电能力和质量提出的高要求。
“公司将重点工程建设放在先于一切的位置,采取超常规措施,予以推进。在每年的职代会上,重点工程项目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明确完成时限,并跟踪督办。各项工程进展情况在每周的领导班子例会上进行通报”。合肥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基建部主任崔保艳说。
每年迎峰度夏后,合肥供电公司即组织专题诊断电网运行中暴露的问题,从电网架构和设备上查找薄弱点,拟定整改措施,以确保项目按期投产为前提,安排好工程前期、物资供应、施工力量、生产准备等工作,统筹推进基建和技改工程。
根据电网建设规划,合肥供电公司三年内将完成电网建设重点项目108项,针对合肥市老城区及部分重要负荷点电源点严重不足、配电网发展滞后等问题,加强协调,理顺关系,努力筹措建设资金,在中心城区和重点区域建成一批重点项目,10千伏配电网建设也得到全面加强和改善,有效保障了供电可靠性。
2010年,共完成投资18.9亿元,新投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座,新增容量2608兆伏安;新建110千伏及以上线路225公里;新增、调整10千伏线路757公里。完成500千伏肥西变110千伏出线迁移,110千伏振南同杆四回路建设,以及西北郊、张洼变整体改造等工程;配合市政大建设,完成两条高架、高铁南环线等电力杆线的迁移改造。尤其是采取超常规措施全力推进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建设,及时启动投运7座变电站,新增88条配网开关出线,创造了合肥电网建设史上多项纪录,确保了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011年,合肥供电公司开展“电网建设攻坚年”活动,持续加快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安排新建、续建电网建设重点项目38个,安排年度基建配套及技改建设项目44个,极力解决可能存在的卡脖子及网架结构薄弱问题,其电网建设项目规模、投资总额,均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启动投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座,新增变电容量1701兆伏安。先后完成220千伏板桥输变电工程以及110千伏东怡、梅山路、芜湖路输变电工程,逐步缓解老城区极度紧张的用电状况。110千伏东郊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投运后,不仅完善了合肥东部地区电网结构,满足新增负荷用电需求,而且作为合肥市首座投入运行的智能化变电站,为安徽电网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作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
保需求 服务发展见成效
2009年下半年以来,合肥供电公司累计完成电网投资33.8亿元,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0座,新增变电容量5887兆伏安,新建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09公里,新增、调整10(20)千伏配网线路1100余公里,约占主网资产的三分之一。
当前,“淮南-上海”交流特高压项目、500千伏肥西变电站综合技改工程以及220千伏化工园变、三元变、大兴变等重点工程正在稳步推进。500千伏众兴变扩建、肥南变新建的前期工作,以及铁路及市政配套电力改造和滨湖区、政务区等重点区域和重要用户供电工程也都取得阶段成果。
特别是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克服了规划路径、建设施工、技术工艺等众多难题,不仅改写了合肥电网建设多项记录,更为提高城市中心区域和重点地区的供电能力提供了可靠保障。通过超常规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一大批“瓶颈”被突破,电网输送能力、抵御事故能力、电网规模及覆盖范围均大幅提高。逐步形成了以500千伏为主网架、220千伏南北双环网运行的电网网架结构,地区电网组成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另外,合肥供电公司积极配合政府完成市政大建设杆线迁移及配电改造工程100多项,新敷设高低压电缆1257公里,新架高低压架空线路129公里,安装开闭所28座,安装环网柜和箱变362台,累计完成电气投资10多亿元。
合肥供电公司还实行业扩流程“全程跟踪”,参与工程推进“全面协调”,为省市重点工程提供多元化全方位增值服务,协助客户打造精品工程。如110千伏京东方变电站、合肥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工程、世纪金源大饭店工程、合肥万达广场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做到手续最简、时间最短、效率最高,保证了重点工程的按时顺利送电。
2011年迎峰度夏,合肥电网负荷达298.83万千瓦,同比增长9.14%,日用电量创下5809万千瓦时的新记录,但电网保持安全平稳运行,几乎让人感觉不到高温高峰的压力。在这波澜不惊的背后,彰显的是合肥电网建设的巨大推动力,以及由此取得的发展成就。
2010年以来,合肥供电公司圆满完成世博会、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大重要保电任务260项,电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城市形象提升。
“十二五”是合肥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提升,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重要时期,为了满足合肥发展对电网供电能力的旺盛需求,合肥供电公司开始了“蝶变”之旅。根据“十二五”合肥电网建设初步规划,“十二五”期间合肥将新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0座、110千伏变电站33座。
届时,合肥电网无论从供电能力,到电网结构都将完成华丽转身。
标签:合肥供电公司,重点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