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力投资

电力投资

云南电网:提高效率 推进昭通2016年农网改造

作者:贾理要  2016-04-26

   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基础,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电网改造作为国家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脱贫攻坚“组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昭通供电局也将不计一切代价开展电网改造工程,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2016年,昭通供电局配网改造投资空前,预计投资12.43亿,加之2015年配网工程稳增长项目追加投资5.74亿,总计约18.17亿元。改造户表187261只,在投资大、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昭通供电局以按期完成昭通一户一表改造工作为核心,围绕基建管理工作要求,全面落实执行有序、措施有力,加强项目全过程管控,如期完成配网改造工程,满足城乡电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同时实现同网同价,进一步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和水平。


  昭通供电局配网工程量之大,如何才能完成天量农网改造工程,是全局上下都在思考和探索的,全局上下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地开展农网改造。


  在彝良,2016年农网改造工程通过40多天的努力,已有17个台区改造完毕,已经完成整个项目的30%,按照工程计划提前半年完成,为地方春耕生产、异地搬迁、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加强物资储备,提高后勤保障。在2015年的配网改造工程经验中,昭通供电局特别注重物资的储备,2015年12月底以前,昭通供电局已经对农网物资中电能表、变台设备、电杆、金具及铁附件、导线等进行了100%、80%、50%、30%等不同比例的储备,昭通供电局与相应供货厂商对供应型号及其明细、数量、供货地点、收货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完成了对接,安排专人到生产厂家进行督促,加快生产进度的同时保障设备质量。


  彝良公司蔡文辉:“我从2015年12月到现在,已经去过生产厂家三四次了,每次去都是在那里好几天,看着厂家生产我们的物资,同时也可以协调施工队的到厂家拉物资,保障我们的物资供应,如果没有我们的人在,物资就被其他单位抢去了,我们就只有干瞪眼,所以我们这里安排人员轮着去盯生产厂家,保障我们的物资不因为生产方而受到影响。”


  “我们从项目开工以来,昭通供电局的领导、基建部,物资部等多次下来我们这里进行调研,协调整个项目,对我们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起到很大作用。” 彝良公司副总周光前


  用心工作,主动工作,抓好过程管控。昭通山高谷深,气候条件复杂,适合施工的时间也不多,所以要求大家用心工作,主动工作,为工程争取时间,创造机会。 2016年的农网改造较2015年有所提前,2016年的一二月份就开始施工,春播期间已经完成了部分项目,即保障了春耕期间的电力供应,也为今年农网改造赢得了时间。


  在2015年农网改造工程的经验中,昭通供电局认真总结、吸取教训,从设计、招投标准备、施工准备、施工4个阶段入手,继续抓好2016年的配网建设,严格按照网省公司项目管理的5个过程来做,但在细处必须做实、做细、做朝前。结合实际对各环节的管控更精细,如:前期上抓了深度,物资供应上抢了时间,施工上管住了现场,具体工作做得细致些、配合也更紧密。同时,项目部和施工队都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大家都积极开展工作,抢物资,抓管理,顺利推进项目进度。


  今年,在合同招标阶段,昭通供电局就对施工阶段工作做了准备。在施工环境好的情况下,要求施工队加派人手,创新施工方法及改进或增加施工设施设备,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在作业现场,各个施工队都在争抢物资。蔡文辉:“我们按要求排列里程碑进度计划,总体计划在2016年10月20日前完成。我们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队是一个整体,根据目标工期,按天倒排三级进度计划,督促承包商按投标承诺配置足够的施工机具和力量,同时鼓励施工队创新工作方法或改进施工工器具,保证计划的刚性执行。我们对工程进展情况开展日跟踪统计,每个乡镇片区都安排专人管理,派出监理、供电所进行检查,将监理和供电所的数据分别报送进行对比佐证。通过这样的机制,大家形成了一种相互比进度,比质量的默契,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彝良公司副总周光前表示:“我们今年继续强化质量管理,做好四标台区。在开工以前,对每个标段的十几个施工班组,进行统一培训。今年,我们整个施工队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工艺都较15年都有所进步。”


  不计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今年,昭通供电局农网改造继续加大基础设施、设备的投资力度,购买自卸车、打孔机、水磨机,用这些设施设备,提高了施工效率。据工人员介绍,虽然我们今年化大价钱买了许多设备,但与去年先比,就转运电杆来说就节约很多时间。2015年转运电杆多数都是用自制改良的小型拖拉机转运,一次只能转运四五根左右,现在用自卸车转运电杆,一次可以转运十多根,而且卸电杆还不费力气。在开挖基脚的时候,都用打孔机或者水磨机开挖,一个基脚的开挖时间较之前节约了三分之二的时间,速度很快的,提高了开挖基脚的效率。


  扎根基层,放下家庭干工作。昭通少数民族较多,仅彝良县就有15个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多居住在高山峻岭里,有的山上就只有六七户,甚至一户人家居住,为了加快对这些地方的农网改造,让老百姓,特别是少数民族用上优质、可靠、安全、便宜的电,2016年农网改造工程,昭通供电局开工早,并且加强了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交流,加强协调管理,由于开工早,正直春耕时节,当地老百姓也担心施工过程会影响他们的春耕,每一处施工点,老百姓都会前来询问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春耕,项目部则加派人手到地方乡镇,与地方政府沟通,通过宣传,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而且整个农网改造工程,也尽量避免影响老百姓的春耕,当老百姓春耕的时候,我们的电杆基本组立完毕,一些施工条件良好的地方,已经施工完毕,正常通电了。


  蔡文辉把妻儿送去水富,自己一人在彝良干工作,从2015年开展农网改造工程以来,至今才与妻儿见过3次面,时间最长的是春节,在家里呆了两天(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他回忆说:“我儿子在水富云天化读书,随时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去看他,我就简单一句,你好好读书,有你妈陪着你,我没有时间,有时间回去看你们,你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在说这些的时候,一个平时看上去很严肃的男人,此刻的眼睛已经流出了泪水。


  范治刚:“我和媳妇都不是彝良本地人,我是曲靖的,媳妇是贵州的,小孩才一岁半,我这边又比较忙,媳妇则辞去工作,在家带孩子,即便老人生病都没有时间回去照顾一下,都是媳妇一个人照顾家里,双方父母我们都没有回去看望过他们。现在感觉家里的经济压力大,负担重。”


  张远宁:“我们都是到处跑,那里有项目,我们就去哪里,每天早上6点左右出发,晚上7点左右才回到项目部,经常都是一天吃一顿饭。有的项目,我们一在就是十天半月,多则五十多天,然后回家一次,回去后亥子就抱着我的脚不让走,要我陪着玩,可工作丢不下,走的时候孩子嚎啕大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洛旺的农网项目,按照设计,当时有一棵电杆的基脚要开挖在一户姓王人家的祖坟前一米多的地方,为了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尊重当地老百姓,我们更改了设计,重新施工,后面当地老百姓很感激我们的,他们家还杀鸡要招待我们,可我们忙于工作,谢过他家后我们继续干工作。”


  扶贫路上的贴心人吴长碧。“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政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借古鉴今中对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的深度思考,至2020年,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要确保7000多万人如期脱贫,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精准扶贫”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众多南网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驻村扶贫工作中,彝良公司员工吴长碧也成为其中的一员。


  初次与这位大姐相见,她正在异地搬迁点协调农网改造的事情,我们前去打招呼,她显得有些惊讶,然而她给我的感觉很朴实。


  据彝良公司党群部主任曹炼介绍:“2015年9月,她就去到国家级特困村–彝良县牛街镇水田村,担负起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的重任,开启了她不平凡的驻村扶贫征程。”


  水田,一个边远、偏僻、闭塞的村庄,交通出行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硬伤。从县城出发, 沿盘山公路,“九弯十八拐”,3个多小时才能赶到牛街镇,牛街镇到水田村有着唯一的乡村土路,没有去过的人是无法感受到在这条土路上坐车的颠簸,遇到夏季暴雨的时候,泥石流和塌方还会把公路堵死,晕车自然也是常事。


  扶贫要精准,关键是要了解村民们的想法,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吴长碧:“我刚到村里那会,由于对当地情况不了解,就请村委会主任带着我到村里走走,先熟悉村里的地形地貌,了解主要经济来源和支出情况,为扶贫摸底做好前期工作。”


  作为一名南网人,她到村后关注最多的还是群众用电问题。当前,水田村农网改造全覆盖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特别在易地搬迁工程推进中,因为涉及到要保障安置点的规划用地,需要迁移新建好的线路、杆塔,并搭建临时施工用电线路,她义不容辞担负起了协调工作。


  “只要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我觉得辛苦算不了什么!”她的话总是简单但实用。为了尽快落实迁移和搭建,她忍住晕车的难受回到县城找彝良公司协调,得到了彝良公司的大力支持,并落实项目和资金完成了迁移和搭建,确保了易地搬迁工程的实施。


  村民胡廷书是村里的特困户,3个孩子,最大的11岁,最小的7岁,因为在一次车祸中被截肢,给这个本来就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她得知这一情况,多次去找胡廷书聊天,胡廷书总是一个劲地叹气和责骂自己无能。她回忆道,当时去找胡廷书,他一个劲地说:“要是能让我站起来,能做点手上的活路,也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虽然她这个第一书记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扶贫工作,但看到村民遇到困难,她深深感受到,他们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关怀,她找到民政局,找到一些社会慈善团体,最终为胡廷书落实了2万元的假肢安装费用。


  脱贫工作需要精准施策,最重要的是发展产业,没有产业,脱贫攻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土之草。水田村村支书黄明午:“在驻村的过程中,她组织我们村民参与脱贫致富大家找方法、理思路,并到县发委、经科局、财政局、供销社等职能部门寻求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开展项目可研,引导群众发展养殖业、特色农业,并为贫困群众争取和落实了十万余元的春耕化肥,村民都很感激她。”


  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扶贫路上,作为一名南网人,作为扶贫第一书记,我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为地方脱贫致富想办法,谋出路。”


  山绿 民惠 齐欢乐。在现场,到处都是青山,蔡文辉:“我们刚开始搞农网改造的时候,由于煤价高,那时每家都是砍树当柴火烧,进入山林里面,有些地方光秃秃的,自然环境也比较差,现在,电网改造完的地方,家家用电,没有人去砍树了,一些地方的树林,密得都进不去了,春天一来,放眼望去,山上绿油油的。”


  家住彝良阿波落罗村的王光文,电网改造完后非常高兴:“我们这居住着苗族、彝族,非常感谢你们帮我修电,现在的电很便宜。”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彝良县,也同样受惠于农网建设。蔡文辉说:“首先是电费负担降低了,每户每个月降低了93元,每年就1116元左右。还有,以前没改造的地区,都是电管所管电,每年都会发生多起伤亡事故,现在管理规范,安全上有保障;生活品质上,以前就是电视、洗衣机、铡草机要等到半夜错峰后才敢用,现在电能质量、可靠性大幅提高,随时都能用。”

 

来源:云南电网公司

标签:提高效率,昭通,农网改造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