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力投资

电力投资

看北京送变电如何实现天堑变通途(图文)

──北京送变电承建±800千伏酒泉—湖南工程鄂1标段跨越长江施工纪实

作者:王俊 李峥  2016-10-19

1.jpg  

施工人员带着“防坠自锁器”登塔,确保施工安全。李峥 摄


  “牵张场地做好准备,现在已经全面封航,可以进行导线展放作业。”


  “牵张机场地收到,各塔基施工人员已经全部就位,准备作业。”


  日前,±800千伏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鄂1标段长江跨越施工现场,承建鄂1标段的北京送变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手持报话机,时刻通报导线走板的运行情况,当走板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穿过35号临江塔基放线滑车,向江面行进时,每一个人的心都随它而动。


  恶劣条件难阻跨越决心


  5535号和5536号两座铁塔所处的特殊位置让它们成了±800千伏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路关注的焦点,因为这对相距1.1千米的铁塔分别坐落在湖北巴东长江巫峡两岸,这是工程全线唯一的长江跨越点。导线要从这里跨越天堑,在隔岸相望的铁塔之间架设特高压通途。为了这一时刻,负责鄂1标段的北京送变电公司员工们拼尽了全力。


  “这哪里是导线跨越长江,我们这是用心在跨越啊。”项目总工张扬介绍说:“北京送变电公司2006年建设右荆线时完成过跨越长江施工,但是特高压直流工程跨越长江尚属首次,且长江巫峡地势险要,时间紧张,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努力、耐心和心血,要精细到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为应对长江跨越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鄂1标段项目部提前做好所有准备,从施工过程到保障措施,再到应急响应机制,他们都制定了完备精密的方案,成立了施工作业组、安全监察组、物资供应组、设备维护组和通讯联络组等多个工作组,形成了全面统筹的工作机制,以确保跨越长江施工的顺利进行。


  “如果来旅游,这景色让你绝不虚此行;但是在这里干活,可把我们难坏了。”项目质量主管李建强说。的确,隔着护栏,向下远眺江面,长江对岸的山就像一把利剑直插江底,湍急的长江水拍打着岩石发出阵阵回响。李建强介绍说:“施工所在地正处于峡谷地带,长江两岸的山势极为陡峭,我们的跨越塔基桩号都位于山包上面,作业场地空间狭小,除了塔基的位置,其它地方都是悬崖峭壁。”


  在如此复杂的地形进行跨江施工,牵张设备场地的选择是确保施工安全顺利的关键,缩短跨越距离,减少跨越时间,是规避风险的最好选择。但经过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多次现场勘查,还是无法在临江塔位设置牵张场地,恶劣的地势条件向施工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跨越长江距离为1.1千米,因为场地原因,我们不得不将跨越距离加大,延长到3.5千米,就是这样,牵引场地的建设还是困难重重,我们用机械化作业足足开出了三四亩的作业平台,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修路,才有了现在的牵引场”。张扬的话生动地诠释了工程之难,同时也表达了做好工程的坚定信心。


  “海陆空”全方位监测保安全


  塔基下面的观测平台,项目副经理杨书红手持望远镜,观察着放线走板的行进情况。江面上的巡逻船上,项目总工张扬随时向地面报告情况。空中,机手徐毅操控的无人机往来巡视,让指挥中心可以看到实时影像。跨越长江成功与否,离不开这么多双“眼睛”的监测。


  此次跨江,长江海事部门批准了一周的施工工期,每天允许的施工时间为上午4小时连续施工,下午则实行“船动线停”的3小时断续施工。从9月22日,无人机成功展放导引绳之后,跨越施工就进入了紧张的导线牵引准备工作,每日的弧垂监测则成了重要工作环节。经过武汉理工大学航运专家组的安全评估数据,工程所在跨越水域过往船舶最大水面高度为25.38米,为了保证绝对安全,多点监测是关键中的关键。


  “上至巫山口,下至东壤口,水域全长53千米,跨越点水深达170米以上,进入9月份,进入长江库区蓄水期,水位正在以每日2~3米的速度涨幅,加上近几天连续降雨,水位涨幅更加迅猛,这个是我们重点监测的控制点。”在江面巡查船上的张扬告诉记者。


  9月22日~9月28日,张扬和项目安全主管张博作为江面上下游观测点的指挥人员,在江面吹了7天的江风。张扬介绍说:“我们每天和海事局的同事们一起,负责工作作业令的接收、发布和导线展放过程中的动态监控。从早晨封航开始到结束,这一站就是6个小时。”每天封航解除后,导线展放立即停止,船舶开始有序通航,张扬他们的工作仍然没有停,他要和场地观测人员时时保持联络,随时向海事、航道部门报告跨江线缆的对江距离。


  场地总指挥杨书红是另一双“眼睛”。“张扬在江上监测,我负责场地这块,导线放出去了,我们要做好各项检查和防护,每来一艘船,我们就要用仪器看一下弧垂距离江面高度,报告一次。我们的测量人员一天下来眼睛都是木的,他们开玩笑说,眼睛都对不上焦了。”


  施工时间是有限的,但检查和监测任务却是24小时不停歇,即便是夜间,观测点的工作人员也要随时用夜视望远镜观测弧垂情况。同时,根据项目部要求,每个塔基下面都要设置安全监护人,配备对讲机、测距仪、望远镜等指挥观察设备。据了解,为了确保跨越长江施工安全,还启用了四旋翼无人机进行全程跟踪,走板过滑车、塔上作业人员防护措施、紧线人员线上操作等都在地面可以直接传递到指挥员和安全员的手机上。


  9月29日11时,当宣布跨江架线施工作业的最后一道工序──阻尼线安装完成之时,身在各个作业点的员工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电力报

标签:北京送变电,天堑变通途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