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力投资

电力投资

福建仙游最大“农光互补”基地 年发电量52万千瓦时(图文)

作者:徐海丰  2018-03-29

DSC_1412.jpg

DSC_1428.jpg

  农村电气化网讯:福建仙游县钟山镇一片50亩的大棚上,1800多块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划一的排列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光伏板下面,大棚里的水培西红柿茁壮成长。西林村农民老谢和几位村民一起,正在“光伏大棚”里管理西红柿苗。


  老谢今年51岁,之前一直在自家屋后的山坡上种豆。自从光伏发电站落户村里,他就成了光伏基地的一名农业工人,除了土地流转费,每月还有2000多元工资,比起在外打工,既稳定又可以照顾家里。“种庄稼,我们很拿手,但现在鲜然公司这么种,收成会更好。” 老谢说。

DSC_1443.jpg

DSC_1463.jpg

  “这种农业发展新模式,可以取得农业、光伏发电和农民增收的多赢效果。”谈起“农光互补”,仙游鲜然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辰一说,他本身是福州人,也是钟山镇的一名女婿,2013年,在福州从事农业生产时,他就开始采取“大棚+光伏”的发展模式,而且收效明显,也成了光伏厂家培训的一个成功案例。四年后,他带着这些技术和经验来到钟山开发农业,在选好农业基地位置后,第一件事就是向供电公司申请建设光伏电站。


  去年11月,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帮助鲜然公司架起了光伏大棚,光伏板用钢架支撑,离地面2米到5米,光伏板上发电,板下水培,自动喷灌、保温等设备一应俱全,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由于光照是水培西红柿生长的必要条件,陈辰一采取间隔排列光伏板的方法,保证充足的阳光照进大棚,充分利用好青山的资源禀赋,使“农光互补”补出真实惠,产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溢出效应。


  陈辰一算了一笔账,发电再加上棚内经济作物收益,基地年产值能达100万元,预计5年内可收回建棚成本。


  负责该项目的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客户经理陈伯将介绍说,每块光伏板日均发0.8度电,整个光伏大棚基地相当于一个550千瓦的发电站,一年能发电52万度,相当于年减少煤炭使用量200多吨左右,减少烟尘140多吨、二氧化碳500多吨。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福建仙游,农光互补,基地,年发电量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