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公司领导对挖潜增效、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高度重视,并从管理和技术上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赵建国指出,要全力做好经营指标跟踪分析监测,准确研判,及时应对,同时杜绝各种“跑冒滴漏”现象。公司总经理钟俊指出,要学会一手抓市场、一手抓挖潜。公司副总经理贺锡强要求,要用信息手段促进线损精细化管理,将线损管理从统计分析转变为线损监控。
现在,一张技术先进的大网,正在撒开,众多“电耗子”在这张大网前,将无处遁形。
某窃电“大户”自以为技术高明,供电人员前来检查,其电工远远地按一下遥控,计量装置立刻恢复正常,但他最终还是被“揪”了出来。他不知道,有很多供电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大量的动态数据分析,目的就是为了挖出他这样的“电耗子”。
谢兵介绍,反窃电技术非常重要,要优化抄表方式,结合负荷控制系统,研究负荷曲线的变化,对可疑点进行排查。在罗湖供电局,反窃电技术直接得益于线损管理的“三大法宝”:营配集成、网格化、滚动抄表。这“三大法宝”厘清了家底,使各项数据更加精确,为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提供了基础支持。
罗湖供电局通过对标香港中华电力,对台区进行了合理的拆分与合并,优化了抄表流程,采取滚动抄表的方式,并充分利用营配信息集成带来的优势,实现了线损的“看板”管理,能够用红绿灯的方式进行直观反映,实现PDCA循环的可控,能够对线损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监控。
罗湖供电局信息班班长杨京京做了一个演示,结合精准的数据,从片区到专变,通过对线损、负荷曲线的分析,抽丝剥茧,逐一排查,能够精准地实现对专变的动态分析和监控,各种窃电现象就此暴露。“电耗子”们不知道,他们绞尽脑汁研究如何窃电才不会被发现,殊不知,其一举一动,在精准的分析和监控面前,都被尽数收入眼底。
针对窃电分子采用遥控器控制计量装置、难以现场取证的情况,目前,罗湖供电局正在组织技术人员研制相关干扰装置。届时,窃电者的遥控器将“意外”失灵,取得其窃电的证据将更为直接和简单。
经过抓线损和反窃电工作,罗湖供电局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去年1至7月,累计线损为7.75%;今年1至7月,累计线损降至3.96%,相当于增加电量1.5亿千瓦时以上,其中因反窃电增加的电量约为3400万千瓦时。
标签:电耗子,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