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制经纬

法制经纬

佛山供电:亮剑!将反窃电进行到底!

作者:叶静 通讯员 刘安琪  2013-11-08

“别动,你涉嫌偷电,现在将你拘捕!”2013年3月11日,佛山供电局与佛山市公安局共同出击,在禅城南庄破获一起重大窃电案件,本案窃电量超过400万千瓦时,涉案金额大约300万元。公安从嫌疑人身上搜出遥控装置,这是佛山首例利用高科技手段窃电的案件。

随着窃电形势的日益严峻,2013年,佛山供电局大力开展反窃电“亮剑行动”,采用系统监控、线损分析、现场检查和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确定重点查处对象,联合属地公安机关突击排查。一经证实,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维护良好的供用电秩序,保障全社会的用电安全。

窃电出现新态势

犯罪手段更智能

电能具有生产传输和使用同时完成的特点,通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形态,这些都使窃电更加隐蔽,而反窃电也因此难度较大,成为政府及供电企业的长期任务。

记者从佛山市供电局了解到,近年来,窃电案件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佛山供电局查处窃电行为112宗,追回电量约1138万千瓦时,追补电费842万元,追回电费违约金516万元。2013年至9月底,佛山供电局查处窃电行为84宗,追回电费近240万元。

窃电犯罪给供电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公共资源严重流失,不仅严重侵害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可能会引发供电线路超过设计标准而烧坏设备,导致停电,甚至引发人身伤亡事故,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

调查表明,目前窃电犯罪手段越来越高明,有些窃电者钻法律空子,想方设法逃避应有的惩罚,还出现打着“电力节能公司”旗号的窃电专业户。他们纠集社会闲散人员,以帮助节能或优惠用电为名,通过窃电非法牟利。

“现在的窃电手段是越来越隐蔽,技术更趋于先进和智能化,如今的窃电‘耗子’可谓是‘技艺高超’。”佛山供电局营销稽查中心反窃电专责罗秀红介绍道,以前用的比较多的窃电手法就是用户直接将导线钩挂在电力线路上,将电源引入室内使用,而现在随着电子表的广泛应用,窃电手法也在不断升级,如私自开启伪造封印,在表内加电阻、短封片分流窃电,加控制电压遥控开关等“高智商”窃电占到查处窃电数量的90%以上。这类窃电手法在白天客户用电负荷很小的情况下仅凭肉眼观察很难发现。

线损管理是抓手

警企合作共查处

这些利欲熏心、贪图私利的窃电户置国法于不顾,疯狂掠取国家电力资源,为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供电企业的用电稽查人员与违法窃电者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角斗……

某窃电“大户”自以为技术高明,供电人员前来检查,其电工远远地按一下遥控,计量装置立刻恢复正常,但他最终还是被“揪”了出来。他不知道,有很多供电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大量的动态数据分析,目的就是为了挖出他这样的“电耗子”。

现在,一张技术先进的大网,正在撒开,众多“电耗子”在这张大网前,将无处遁形。

2012年,佛山供电局成立了专门的营销稽查中心,全面加大窃电及违约用电的查处力度,反窃电工作成效显着。在反窃电技术方面,该局积极探索计量自动化系统对专变用电客户异常用电的快速核查方法,通过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报警信息、运行数据、月线损、实时线损、月电量、任一时段电量等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窃电客户及方式进行锁定和判断。

此外,为更好地开展反窃电行动,今年初,佛山供电局与市公安局联合签订了《反窃电联合工作机制协议书》,标志着警企双方反窃电联合工作机制的正式建立。据悉,与公安局签订《反窃电联合工作机制协议书》在全省尚属首次。市公安局下发了《关于明确办理窃电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就办理窃电刑事案件的法律罪名、案件管辖、证据提取、业务归口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构建反窃电长效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反窃电研讨会,分析辖区内反窃电工作的开展情况。”市公安局负责人提出,佛山各区也要在区级建立公安机关和供电企业反窃电联合工作机制。同时表示今后警企双方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不断完善和巩固反窃电联合工作机制,增强防范和打击窃电的能力。

打击窃电 任重道远

举报有奖 最高50万

“我们开展‘亮剑行动’并不只是为了一时挽回多少损失电量,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打击窃电的良好氛围和反窃电长效机制。”佛山供电局营销稽查中心的负责人说。

建立反窃电长效机制,最根本的做法是加强立法,明确执法行为主体,加大处罚力度。

“窃电一点也不省钱,而且代价非常高,不仅要付3倍电费违约金,而且还要面临着法律的制裁。”佛山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在向群众讲解窃电相关法律法规时强调,“依法用电的成本是最低的。”

群众在发现有人实施窃电行为时,可向佛山供电局客户服务热线95598举报,同时也可向公安部门举报。

来源:羊城晚报

标签:亮剑,反窃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