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年努力,云南思茅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经过挖掘内部潜力,内控成本、增供促销,降低线损,搞好安全生产、向管理要效益,2004年不仅圆满完成各项经营指标考核数,完成量1.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41%,电费回收率达99.1%,综合线损率从16.75%降到现在的10.38%,扭转了云南电网公司农电分公司2004年初下达的240万元亏损指标,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改制后两年(2002—2003年)都出现了亏损,电费回收率仅有90%,综合线损率高达16.75%。经过仔细分析,他们发现:一是实施农网改造后,农网改造形成资产及其折旧的增加;二是“三公开”、“四到户”服务实施和安全责任延伸,造成企业管理成本和三项费用的增加;三是组建供电公司后增值税率从过去的电力公司的6%提高到了17%,税赋增加。四是实行同网同价后,对农村终端用户的售电价格大幅降低,农村平均到户电价由实施两改前的每千瓦时1.07元,下降到完成一户一表改造的每千瓦时0.402元。
原因找准后,思茅供电公司上下树立大营销的观念,首先内部挖潜增效降线损,建立健全营业服务体系,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其次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加强输、变、配电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范作业人员行为,认真执行事故调查“三不放过”原则,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三是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在建立内部模拟市场的框架基础上,按照“总量控制、分项考核、核定基数、奖惩对等”的原则,以站、所为单位,将各项变动费用一并纳入指标项目进行考核管理,合理核定预算考核指标,充分引导和发挥各基层单位向增收节支要效益的主动性,提高和激励进一步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挖潜节流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制度建设,编撰和完善管理标准85项,工作标准114项,记录及台帐51项,技术标准29项,收集常用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32项。其中,仅《招标、邀标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一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约束作用的发挥,就为公司节约开支百万余元,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钱亚玲) 200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