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乐陵农电工:有“家”的感觉真好!

  2005-02-02

2004年6月,乐陵供电公司334名农电工加入工会组织。时间过去半年多了,工会究竟为农电工搭建起怎样的舞台,农电工精神面貌、思想状况以及生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乐陵供电公司有关人员。

动力

乐陵供电公司党委一班人认为,农电体制改革走到今天,要消除农电工与正式工之间经济与政治上的差别,体现农电大家庭的温暖,就必须加强农电工权益的维护,吸收他们加入到工会组织中来,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 从法律层面上解读这种做法,它是对人权的尊重,彰显了一种人性的光辉。 

有两件实事为证:2004年8月,该公司工会为每个电工组发放了120册图书;2004年9月12日,全体农电工在人民医院接受了健康查体,建立了农电工身体健康状况档案。

张桥供电所农电工梁德峰说,自打加入工会后,要说俺对工会有啥认识,还真确切地表达不出来,只是感受到公司为我们农电工办的好事是越来越多了。如给我们长了工资,每季度工会还组织我们查体,我和其他伙计们都普遍有找到家的感觉。要说对工作有啥影响,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电工组线损管理的领先地位受到了挑战,总是在前3名徘徊,不是我的工作下滑了,而是大伙儿都太努力了。

活力

农电工加入工会后,农电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待遇偏低引起了工会的高度重视,工会协调公司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为农电队伍打开技术通道,结合农电工岗位特点,依据农电工个人意愿,举办短期、短课时的培训班,缺“钙”补“钙”,缺“铁”补“铁”,实行动态管理,设置低级工、中级工、高级工、首席工人、技师等技术职称,在收入上拉开距离,同时对技师在工资待遇上予以适当补贴,提高他们钻研技术的积极性,激发了农电工干事创业的活力。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两件事:农电工宋广胜感受到农电工加入工会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认为农电岗位是一个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说服儿子宋延杰加入了农电队伍;王凤德1986年开始干电工,加入工会后,农电岗位更是成了香饽饽,工作更卖劲了,也让儿子王宪忠背上了脚扣。

铁营供电所农电工宋广胜说,农电体制改革让俺这个有19年工龄的村电工转为农电工,政治上有了依靠。今后有了工会这棵大树,俺可以更好地乘凉了。供电公司没亏待过俺,又是搞培训,又是发福利,俺的权益遭受侵犯时,还有为俺说话的。再说,干农电这一行时间常了,感情也深,乡亲们致富离不开电,咱也乐意为乡亲们服务,只是感到电上的事情发展太快,自己对一些新东西的理解上有些力不从心,不如年轻人接受快。这不,我们加入工会的第二天,我就说服在外单位干电工的儿子辞了职,当了农电工。要问这为啥?俺就是觉着农电是个长远的事业,咱干起来也有个奔头。

凝聚力

笔者在乐陵供电公司工会了解到,半年时间,工会为农电工农忙、生活困难等提供帮扶服务20余人次,送去了电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郭家供电所农电工张子兴说,以前俺们以所为家,现在以会为家,家变大了,人也兴旺了。工会是我们的维权机构,俺们的权利有了保障;工会还是俺们福利待遇的代言人,俺精神上有了归属感。再就是俺们有好的当家人,能真正为农电工着想,人心换人心,俺们的工作自然更加积极主动,关心企业。

在乐陵供电公司四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共收到农电工代表提案8起,处结8起;合理化建议活动中收到农电合理化建议6条,处结6条,奖励两人次。农电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这就是心对心的回报。 (保明 戚文 友联)2005-02-02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