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用电比重上升 城乡用电差距缩小
近日,抚州供电公司发布2004年度电力市场营销分析显示:2004年度,抚州供电区域工业用电量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同比有所下降,服务业用电增速明显,农村用电量得益于农民增收和电价下降的共同作用,正呈现出旺盛的增长势头,城乡用电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抚州供电区域用电结构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推进“一招三化”发展战略,正通过电力这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开始显现其积极成效。
2004年,受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招商引资企业生产的拉动,抚州供电区域用电需求继续保持旺盛态势,供、售电量始终保持高位增长,供电量完成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2%;全社会用电量为15.28亿千瓦时(地区全口径),因统计口径的变更,造成无法与上年同期比较。
工业用电量有所下降 但结构更趋优化
工业用电量为86057万千瓦时,占总电量比重为56.3%。其中制造业用电量74829万千瓦时,占工业用电量的86.95%,主要是建材行业、纺织企业用电增长迅猛,而化学纤维工业用电量因抚州天绅化纤公司的停产,电量下降明显。
大工业用电量累计同比下降924万千瓦时是造成工业用电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主要是:抚州天绅化纤公司从2004年3月份开始停产,电量同比下降3400万千瓦时。东乡铜矿因转供电部分移交东乡县供电公司管理使电量同比下降372万千瓦时。虽然大亚木业有限公司新增电量2258万千瓦时,纺织行业用电量同比增加880万千瓦时,但仍无法抵消抚州天绅化纤公司停产所造成的电量损失。
非普工业用电量累计同比下降504万千瓦时,主要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取缔和关闭周边农村“五小”钢厂及小型造纸厂等。各县(区)原来引进的一些高耗能、淘汰的企业也纷纷关闭,造成电力市场空间缩小,电量下降明显。但此举却为抚州经济发展和电力增长留下了广阔的“可持续”空间。
城市化水平提高 服务业用电量比重提高
服务行业用电量为16873万千瓦时,占总电量比重为11.04%,同比增长17.2%,主要是近两年抚州市城区及各县(区)中高档宾馆酒店、大型购物超市、城市亮化工程等服务业、公共事业用电量大幅增长,说明抚州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在服务业中,商业用电同比增加709万千瓦时,此类用电量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主要是抚州市城区及各县(区)一些规模较大的宾馆饭店、大型批发市场、超市相继建成使用,使得商业用电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抚州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用电量将会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且在总用电量中所占的比重将会逐步增加。
此外,抚州市城区及各县(区)加大了城市建设和改造力度,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一大批城市景观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2004年,在抚州市中心城区安装和翻新了1300多盏路灯。城市的美化、亮化工程在为城市增光添彩的同时,也在电力增长贡献“力量”。 2004年,城市路灯、景观照明等社会公益事业用电量同比增加102万千瓦时,是历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用电量增长迅猛
2004年,农林牧副水利业等农业用电量为14267万千瓦时,占总电量的9.33%,同比增长12.5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35647万千瓦时,其中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为16879万千瓦时,占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的47.35%,同比增长15.8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对抚州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市而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通过电力这支“晴雨表”,已经开始加速释放其积极“能量”。
随着农网改造二期工程的基本结束,农村用电价格大幅下降,由以前的每千瓦时平均0.97元左右骤降至2003年7月1日以后的每千瓦时0.56元。用电价格下降、供电可靠性提高、电能质量改善等农网改造的“积极效应”,无疑是拉动农村用电量大幅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因为这些积极效应的共同作用,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甚至空调等家用电器都相继进入许多农村居民家中。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以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04年,抚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862元,比上年增加509元,创当年增收额的历史新高。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有一部分要转化为现代文明生活标志的“电力消费”。因此,中央一号文件直接惠及的是广大农民朋友,也同样对包括电力发展在内的各行各业具有巨大推动和促进作用。(朱军富)200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