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垃圾发电,变废为宝,本是一件大好事,然而据记者了解,同兴市第一座、也是西部地区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因垃圾“吃”不饱,两台焚烧炉只能运行一台,产生的电量连自己用都不够,更谈不上进入百姓家庭。
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体生产设备是由两台日处理能力6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和两台1.2万千瓦发电机组构成,通过焚烧垃圾产生蒸汽发电。如果两台焚烧炉都能满负荷运行,每年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约40万吨,提供上网电量8000万千瓦时。
同兴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万吨,其中主城区就有3000多吨垃圾,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1200吨的垃圾需求照理说只会有多无少,为什么还会喊“饿”?
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是采用德国技术的现代化环保工程,需要配备垃圾中转站、20吨左右的大型密闭运输车等收运设备。“现在拉垃圾的都是一些只能装5吨的普通车,有时候还有拖拉机。”同兴垃圾处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钦平介绍,运力跟不上是垃圾不够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跛跛车’,垃圾不经过压缩,‘泡松松’的就拉来了。”
运力不足也许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另据记者了解,利益博弈才是造成垃圾不足的根本原因。
按照当初的设想,垃圾发电厂投产后将处理北碚、沙坪坝、高新区的全部生活垃圾,以及九龙坡、大渡口区的部分生活垃圾。然而现在的情况是,除了临近的沙坪坝区积极性比较高以外,九龙坡区、北碚区、大渡口区、高新区都不愿意把垃圾往同兴拉。
“距离远了,多出来的运费、油费、过路费谁买单?”某区市政委负责人一语中的。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辆5吨货车从含谷运垃圾到同兴,走渝合高速路,单面过路费就是100元,还不算增加的油费,一辆车一天即使只拉两趟,成本也要增加400元。这笔费用无论是各区市政委还是环卫局承担起来都喊“遭不住”。
同时,与同兴同时存在的还有长生桥、黑石子两个垃圾填埋场,每处理一吨垃圾,政府就要给予60多元的垃圾处理费,从利益上来说,这两家与同兴存在竞争关系,当然谁也不愿“原料”短缺。
据了解,自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投产以来,市市政委、市环卫局一直在努力协调,不仅拓展了垃圾分配区,还直接将垃圾运输量分解到邻近几个区,目前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日垃圾进场量从最初的每天300-400吨上升至600-800吨。即使这样,也只能勉强维持一个焚烧炉的运转。
然而,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单靠行政命令又能撑多久?(记者 曾立 实习生 陈静)2005-04-12
标签: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