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姜堰市供电公司送变电运行工区,继2004年QC小组活动取得市公司QC成果发布一等奖好成绩后,继续增强班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意识,积极开展贯标工作,把好安全生产质量关,运用各种质量管理手段,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按照“立足实际、重在普及、逐步深化”的QC活动基本思路,找准定位,健全QC活动保障机制,认真把好QC活动三个重要环节,做好选题把关工作、强化过程管理、组织好QC成果发布和推广使用。2005年注册之际,该工区QC活动又有了新的突破。目前“关于变电所室外端子箱自动驱湿器”又在立项、技术攻关及鉴定评审工作中。
近日,笔者从该工区了解到,QC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能够结合变电运行岗位的重点、难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选择课题,开展攻关,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QC小组组织稳定,结合本职,目标明确,互帮互学,共同提高,QC小组活动以人本管理为宗旨,注重创建心情愉快的工作环境和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小组之间自发开展对手赛,就是比谁重视质量,安全意识强,比谁的办法多、成果大、贡献多。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集体的智慧,企业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围绕主题来开展活动。每月组织QC小组集体活动不少于一次,做到次次有记录、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的方法进行剖析。通过分析、比较、论证、实施的可行性等,增强了QC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加深了对QC小组活动宗旨的理解,激发了QC小组成员参加QC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QC小组活动切实取得成效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纵观近年来该工区QC小组成果在送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实际运用:2000年的“防止误入10KV联络线路带电间隔及误带电挂接地线”成果,通过在我市的110KV官庄变、110KV太宇变、110KV中干河变等具有10KV线路联络线供电的变电所中的安装应用,从根源上杜绝了操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带电挂接地线等恶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变电设备的安全生产和线路供电的可靠性。2002年的“电力设施保护情况分析及保护”成果,在遍及全市各个乡镇的40条35KV?220KV送电线路,合计418.6公里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中,推广属地管理的模式,完善了护线网络的相关规章制度,使护线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确保了送电线路的安全可靠健康运行。2003年的“送电线路GIS系统与运行管理”成果,在公司目前只有7名专职线路运行人员,要负责全市44条35KV?220KV,4100多基杆塔,计421公理长的送电线路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线路图纸资料的整理、规档工作,以及随着农网、城网的大面积改造和近年来城镇建设的大力发展,大量的线路杆塔随时处于变化中,使得原有的人工管理模式与创一流企业的管理要求即不相符。通过该成果运用,使得所有线路的走向在地图上得到集中体现,每基杆塔的整体外形图及每项绝缘子的图片与每基杆塔相关连,使得线路的平面图一目了然、图文并茂,极大地方便了送电线路的管理工作,为创一流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的“变电所保护用红布帘改造”成果,由于原来变电所用的红布帘在工作的保护装置上装设时与运行中的保护装置不能完全隔离,无工作的远近控开关不能被庶住,容易发生误操作。采用新制作的红布帘,当保护装置工作时能够与运行中的保护装置完全隔绝,从而解决了发生误操作事故的原因。该工区不断通过QC小组的成果,为公司创一流国际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李如冰 严石)200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