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慈利县:电力资源短缺带来商机 政策优惠激发投资热潮

  2005-07-04

按:慈利再造水电产业辉煌,5年内将新建水电站10余座,年新增发电量11.2亿千瓦时。

近日,慈利县“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报告正式通过省水利厅和国家水利部的审批。根据这一规划,5年内,慈利县将开发长潭河、范家洲、岩泊渡等澧水支流大中小型水电站10余座,这些电站全部建成后,可新增装机容量26.2万千瓦,年新增发电量11.2亿千瓦时,年新增发电收入3.3亿元。

慈利县拥有十分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67万千瓦,可开发资源达62万千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县曾创造了小水电事业的辉煌,相继建成了城关、茶庵、赵家垭、雪山垭等大小电站数十座,装机容量5.9万千瓦,该县也因此被列入“全国一百个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并得到了李鹏同志的高度评价。

但随着近二十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县用电量急剧增加,而大部分小水电站设备开始老化,电力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电力供求矛盾开始成为制约该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电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快慈利水能资源开发,延续该县水电事业的辉煌,近年来,慈利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水电产业作为振兴经济、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成立了水电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加快发展”的开发机制和“企业投资、民资参与”的开发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投资开发水电项目的优惠政策,从办理手续、受益期限、配套贷款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极大地激发了社会人士及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全县兴起了投资开发水电项目的热潮。近两年来,该县共引进外资13.6亿元,动工兴建了茶林河、关门岩等6座水电站,其中投资4亿元、装机5.4万千瓦的茶林河水电站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程建设,将于今年年底发电;投资2.4亿元、装机3.3万千瓦的关门岩水电站已经完成1亿元投资,可望明年年底发电。同时,投资6.8亿元、装机8万千瓦的长潭河电站将于今年9月全面开工,岩门水、忠林等水电站也已进入规划建设准备阶段。

电力供求矛盾带来的商机和宽松的投资政策不仅使慈利县的水电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也给慈利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到2010年,预计全县水电站将达50余座,年发电量将达13.3亿千瓦时,慈利县也因此将成为湘西北最大的能源输出县。水电事业的发展也将推动慈利县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仅水电一项可为财政增收8290万元,绿色GTP将增加177600万元,水电利税贡献率将达到35%,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2800人,并因此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14万人,为农民增收41500万元。大力发展水电产业还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全县将减少薪柴消耗量7.2万吨,保护森林植被面积16.2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6%。(记者 卢小珊)2005-07-04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