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由于连日持续高温,上级分配永康电网的负荷指标下降到15.5万千瓦,致使永康市电力负荷缺口已达15万千瓦左右。为此,该市有序用电办公室紧急启动了第五套夏季有序用电方案,在企业实行“停四送三”的基础上,城镇线路按轮休计划进行拉限电。
电饭煲里的饭还是半生不熟,突然电又停了;坐在电梯里,突然一片漆黑。近日,用电再度成为市民谈论的热点。在永康,作为厂家商家谈得最多的也许就是,如何自备发电设备,在缺电的日子里靠这些“电宝”产生效益。
现状:
发电机货源紧缺
昨天上午,永康一家娱乐场所的业主,跑遍全城大大小小七八家店,都没能买到合适的发电机。许多服务行业纷纷购买发电机应急,部分居民也因酷热难耐,购买发电机。发电机因此货源紧缺,如不提前订货根本买不到。
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永康市今年用电形势和往年相比有所缓和,而发电机经营户随之生意惨淡, 许多经营户库存的发电机亏损严重,永康五金城市场内发电机经营户从原来的七八十家锐减至几家(本报6月9日对此曾做报道)。
昨天记者来到永康五金城采访,望春路上仅有的三四家发电机经销商又露出了一脸笑容。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今年6月底前的整个上半年,只卖出3台发电机。从本月初开始,我店里的发电机供不应求,火得不得了,现在存货全卖光了。但到厂家进货,厂方提价了。这个月买和上个月买要相差好几千元。”昨日上午,在永康五金城市场经销发电机的永发机电设备公司负责人应建伟向记者介绍销售情况。记者在场的半个小时内,就来了五批顾客。其中武义的一位徐先生买走了一台30千瓦的上海纽荷兰发电机。另外,有两位业主也交了定金,叫店主催促厂家快发货。
连日来,永康市星月公司等6家生产“喝”汽油的小型发电机厂家的催货单雪片般飞来,各个厂家都在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保证客户需求。
由于使用柴油的小型发电机噪音大,油烟排放不尽如人意,并不十分受欢迎。一些头脑活络的五金老板看准这一时机,今年重点研发生产了“喝”汽油的小型发电机,“喝”汽油的小型发电机噪音小,油烟排放量微弱,一投放市场马上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进入高温季节后,6个生产“喝”汽油的小型发电机厂家,每天分别有上百台机子出厂。
记者在永康的大街上看到,无论是装修考究的商店,还是不讲排场的小饭馆,几乎都放了一台发电机。在南苑路的一家服装店,营业员对记者说:“三天两头停电,对生意的影响是致命的。早在2003年业主就花了5000多元买了发电机。附近一些能力稍差点的,就购置了永康本地产的汽油机,价格便宜,维修又方便。”
变化:
老经销商又眼红
一缺电就是宝,不缺电就是废铁一堆,现在发电机市场是典型的紧缺行情。“说实话,最近我们一直很忙,业务量的确很大。”昨日,中策机电设备的业主对记者如是坦言。“价格没得讲了,最近货很紧,你是真要货就来吧。”昨日,记者以购买者身份在望春路另一家经营发电机的商店询价时,一工作人员这样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电机市场的持续升温,已经让各种类型的发电机价格较上半年淡季时上升了10%以上。但较去年热销时最高价还是低了15%。昨日记者在各发电机零售商处询价时,30KW的国产发电机均价已经飙升到18500元左右。“一天一个价哦,要买先交定金,否则明天你来买那就可能涨价一二千元的。”一零售商牛气十足地对记者说。
基于对本月永康发电机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的判断,外地经销商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一江苏发电设备公司杭州办事处工作人员来永康考察市场时向记者介绍:“总部已经加大了对永康市场的供货力度,去年底撤回去的办事处,最近又要重新‘登陆’永康。”望春东路121号是淮坊华东发电机配件永康门市部,他已于今年正月关门歇业,但店的招牌还在。昨日,门市部负责人说,准备再回永康干上一场。
思考:
小心“高烧”后遗症
发电机设备季节性太明显了,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一下子又无人问津。由于缺电引发的这一抢购热潮,带来的并不只有商机,还有着不可忽视的风险。
首先,企业为应付电荒抢购小发电机,采取了一条不计成本、低效高耗的办法。据记者调查,200KW的柴油发电机每小时的耗油量大约40~45公斤,平均每千瓦时电光柴油成本就高达0.875元。这种为产生电能而又大量消耗柴油的做法,无疑加大了柴油的供应紧张。
其次,小发电机的大量添置,更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电荒”只是短暂的,一旦大电网供应充足了,这些小发电机统统会被闲置废弃。如果生产商再大量扩生产线,带来重复建设,其损失将会更大,因为有关资料早已明确指出,电能在这一轮电荒之后,就会过剩!
最后,小发电机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一台小发电机就是一个集噪音、油污和烟尘于一身的城市污染源。试想,永康一下冒出数万台发电机,这些发电机再一起轰鸣、冒烟,城市的生态环境将如何受得了?
“据说不久后,浙江用电情况趋好,一旦大电网供应充足了,发电机恐怕统统会被闲置废弃,放着都怕费地方。”永康一私营业主笑称。作为电力供应紧张的产物,发电机注定要成为一个支配角色。
记者昨日从浙江发改委了解到,2006年夏天将有数个大型火电厂的机组提前投产,届时将缓解浙江的用电紧张情况。到2007年底,加上省外购电,浙江基本做到不拉电。(记者 徐洪涛)200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