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股份制给遵义县农村电网带来巨大变化

  2005-07-14

在贵州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中诞生的全省第一家股份制县级农电企业--遵义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4年来,过去多次代管都“理不顺”、严重阻碍了全县农村电网发展的现象,如今是否得到 解决?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访问了遵义县供电公司经理蔡国君。
  
遵义县的农电体制具有不同于省内其它县的特点。全县18个供电所,几乎各有各的出资主体,从九十年代开始,多次代管,又多次退回到原来“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

2000年12月28日,由贵州省电力局、遵义县政府和板桥、虾子等7个乡镇政府分别出资61.42%、19.33%、19.25%(7个乡镇政府共同的股份),组建了股份制县级供电企业--遵义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并完善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机构。
  
公司成立后,立即着手建立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经营、营销、优质服务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企业经济、技术指标内部考核体系,并与个人分配挂钩,以激励员工努力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
与此同时,针对原35千伏变电站和线路等设备多年未进行维护修理,设备老化落后的现象,公司采取紧缩其它开支、从银行借贷等措施筹措资金,从2001年开始,对全县的16个35千伏变电站 ,除2个要关停了以外,都进行了增加电容补偿、开关无油化改造和综合自动化改造。
   
受投资的限制,遵义县还有部分农村电网没有进行改造。公司从2002年开始,想方设法筹资,每年改造农村10千伏配电线路100公里,4年来已完成了400公里,准备再用3年的时间,到2008年完成全部改造计划,使全县农村10千伏主干线路全部达到国家规范的标准。
   
董事会决定,对公司每年产生的利润全部用于县电网的建设,股东不进行分配。
4年来,公司总计投入技改资金4400多万元,使公司生产设备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线损由过去的30%降至9 .35%。今年计划还将投入2200万元,以更大的投资力度,加快县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进度。
股份制统一了遵义县众多农电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成立了公司后,由于有了一个好的机制,加上董事会任命了一个好的班子,解决了"代管"难以解决的遵义县农村电网管理、安全生产、营销服务上的很多特殊问题,使全县农村电网的发展驶入了健康的快车道。
  
--县电网的安全生产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基本消除了过去一天停电3~5次的现象,消除了农民触电事故,4年多来安全生产已突破1500天,创造了全县电网安全生产的历史之最。
 
--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极大增强了供电能力,供电量已由公司成立前的1亿多千瓦时增长到4亿多千瓦时,足足翻了两番,县域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
  
--县电网的生产经营指标全面好转。各乡镇供电所1994年~2000年共计拖欠电费、税收、银行贷款、物价局罚款、职工借款、设备生产厂家材料设备款以及事故伤害赔偿款共计1700万元;此外,各供电所还累计亏损470万元。各所(站)财务状况几乎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从公司成立到2004年,除银行500万元贷款按年限逐年归还外,其它各供电所转移过来的债务已全部还清,企业开始有了一定的盈利能力。此外,4年时间的公司固定资产增幅超过30%。
  
--从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起到2004年的三年间,全县电力不仅再也没有出现欠税的现象,而且交纳增值税、所得税等各种税金分别为293.75万元、627.8万元、719.84万元,三年共计纳税1641.39万元,成为全县第二大的纳税大户。(记者 张军焰)2005-07-14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