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7月8日,商务部下达了输欧十类纺织品2005年度第一次可分配全国经营者可申请数量,浙江绍兴县共有92家企业获得配额申请资格,每家企业只能得到几十件的出口配额。欧美相继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让中国第一纺织大县绍兴“出了一身冷汗”。那么“特保”风暴下的绍兴县纺织业会对当地的行业用电结构、电费回收等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来到负责该县80%左右供用电管理任务的柯桥供电分局,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了解。
柯桥纺织业用电堪比沪上
绍兴县是全国经济十强县,国内生产总值长期位居三甲之列,是浙江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2004年该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8.96亿元,工业总产值1127.22亿元,财政总收入36.45亿元,人均创GDP46829元。而作为亚洲最大的中国轻纺城所在地,新县城柯桥则被誉为绍兴经济的“西方”,区内个私、外私企业云集,“日进斗金金柯桥”是其真实写照。
纺织业是绍兴县的主导产业,全县经济总量的70%来自纺织业,规模以上纺织品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15%;纺织品外销率48%,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县纺织品出口达36亿美元,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20%,国内国外市场平分秋色,各占一半,纺织品出口是绍兴县纺织业的又一条生命线。有人更是充满感情地把纺织业称作是绍兴的“母亲产业”。
而绍兴县的纺织企业主要聚集在以柯桥为中心的绍兴县西部地区,为了加快该地区电力建设的步伐,以适应纺织业发展的势头,绍兴电力局于1999年专门成立了绍兴电力局柯桥供电分局,主要负责柯桥、柯岩、华舍、湖塘四街道和钱清、杨汛、齐贤、安昌、马鞍、夏履六个镇的供用电管理任务,供电面积400余平方公里,营业户数16.9万余户。
去年绍兴县实现全社会用电量63.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工业用电量5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最大用电负荷已达88.54万千瓦。其中,柯桥供电分局辖区去年实现全社会用电量52.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06%,工业供电量48.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57%,最大用电负荷达到69.84万千瓦。而去年全县纺织业用电量为3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28%,占全县工业用电量的60%;柯桥辖区纺织业用电量为27.15亿千瓦时,占全县纺织用电量的81%,占该地区工业用电量的56%。
纺织企业内外交困
随着中国与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升级,绍兴县纺织业变数陡增。纺织品出口已明显放慢了脚步,由去年30%—50%的增长比例下滑到目前20%以下,而且这个下滑的趋势没有逆转的迹象。另外,从行业用电增长率来看,该县纺织业由去年20%多的增长比例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
其实在这之前,绍兴县纺织企业就已经处于种种困境之中,就拿印染业来说,属于纺织业中间环节的印染业是绍兴县纺织的拿手好戏。而今它的困境也有据为证:绍兴县经贸局今年3月份的情况汇报表明,截至2005年2月底,全县有印染企业181家,印染行业加工能力约为132亿米。但是,在他们为全县完成的225亿元工业总产值中,利润仅为区区2.43亿元,也就是说,绍兴县工业总产值的近20%,所创造的利润还不到5%。更要命的是,印染业约1/3的企业(64家)是亏损的,亏损额为1.52亿元。
尤其是绍兴县“百虎企业”雄狮集团不久前的突然倒闭,引起轩然大波。雄狮集团是绍兴纺织界的领军者之一。早在1998年,“雄狮”就花1亿元从意大利引进高档纺机,后又花3000多万元购买80台先进倍捻机。去年,“雄狮”的产品被评为绍兴县“双高一新”纺织面料,6个产品中有5个获得县金奖,90%的产品出口。而面对危机,“雄狮”却猝死倒下。
绍兴县经贸局的情况汇报称,煤价上扬使电厂供应染厂的蒸汽价格上涨,国际油价的攀升又使染化料及助剂价格大幅上涨。加上运费的上涨和因开工不足造成的平均财务、管理费用的增加,印染企业的成本“大涨”。以电为例。浙江大电网的工业电价为0.71元/千瓦时,由于缺电,大部分企业还需要自备发电。按照2004年的柴油价格,自备发电的成本为1.2元/千瓦时。今年上半年,国家调整了油价,企业自备发电的成本更高。而另外,产能的过剩使业内不仅没能提价,反而有所下滑,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到了极限。
产业转变带动行业用电结构调整
曾经一花独“纺”,如今百花增艳。绍兴县曾被称为是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然而今年来,这个县通过开展“结构升级攻坚年”活动,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非纺优质产业。据绍兴县经贸局投资与装备科提供的《2005年绍兴县工业结构调整重点建设项目》显示,绍兴县今年50个重点项目,属于纺织业的大概只有15个。今年上半年,绍兴县非纺业完成投入37.1亿元,同比增长81.9%,占工业总投入比重近6成,首次超过纺织业。非纺与纺织业的投入比去年同期的40﹕60转为60﹕40。今年1至6月,该县存量比(产值)纺织与非纺为73.4﹕26.6,增量比(投入)纺织与非纺为41.5﹕58.5。同时,上半年非纺产业完成产值136.7亿元,增长36.9%,增速比纺织业高出11个百分点,一批非纺龙头企业已崭露头角。
从行业用电量增长和比重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柯桥供电分局辖区纺织业用电量138281.3万千瓦时,占该辖区全社会用电量的60.26%,占工业用电量的64.74%,但是比去年同期增长只有15.58%。而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制品业、造纸及纸制造业、印刷业等等行业用电量虽然所占比重较低,但是比去年同期增长都在30%以上,尤其是金属制造业其中轻工业、工艺品及其制造业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4.78%和112.71%。
“特保”风暴下的电费回收
前些日子,有媒体报道称全国最大纺织重县绍兴因“拿不到订单或不敢拿订单”,目前已有20%纺织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其他多数企业则勉强薄利经营。虽然我们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但是绍兴县纺织业直面洗牌危机却是事实。绍兴县委书记徐纪平认为,“特保”风暴对企业确实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死考验。有企业会倒下、会重组,也有企业会崛起,会更加强大。绍兴县的纺织大企业天龙、远东、永通、华港的老总都认为,未来二三年将是绍兴县外贸出口的转型年,也是纺织企业的洗牌年。
今年3月,绍兴县出台了一项针对纺织行业的大举措——“染整革命”,即引导印染企业退出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目的是将现存大大小小的267家企业瘦身至200家之内;同时,将130亿米的产能缩小到100亿米以内。
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给当地的电费回收带来很大影响?柯桥供电分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不大。今年1-6月份,分局辖区实现供电量25.20亿千瓦时,售电量25.06亿千瓦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86%和9.15%;上半年应收电费15.9393亿元,实际回收电费15.9344亿元,电费回收率为99.97%。但除了倒闭了的雄狮集团欠有40多万电费外,其它纺织企业并未发生拖欠电费现象。目前该局正通过法律途径追讨该集团所欠的电费。那位负责人告诉笔者,在当前一些企业经营形势惨淡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这样的电费回收状况,除了当地供电企业采取恰当的收费措施和收费员的努力外,还有可能是由于当前用电形势紧张,一些企业交纳电费更为自觉些。但是绍兴纺织界的领军者之一——“百虎企业”雄狮集团不久前的突然倒闭,不光给当地政府、企业、银行当头一棒,也是对我们供电企业的一个警示。目前,该局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制定了电费回收专项预案,落实电费回收各项新措施。
纺织品“贸易烽火”相关链接
2004年10月22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正式作出对中国产11个税号的袜类产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
2004年12月23日土耳其对进口的中国部分纺织品和成衣实施保障措施。
2005年2月1日土耳其政府对来自中国的42类纺织品服装采取配额措施。
3月15日欧盟初裁认为中国化纤布行业对欧盟存在倾销。
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定执行委员会(CITA)宣布,对中国棉织衬衫及上衣、棉质长裤以及棉质和人造纤维内衣三类产品展开调查。
4月2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九类纺织品发起“特殊保障”调查;
5月13日美方宣布对我国棉质裤子、棉织衬衫和内衣裤产品设限。
5月18日美国政府宣布,决定对中国男式梭织衬衫、化纤制裤子、化纤制针织衬衫、精梳棉纱等4个类别产品设限。
6月11日凌晨中欧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中国10类输往欧洲的纺织品年增长率为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