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近日,思南县供电局召开了2005年行风监督员暨客户代表座谈会,30余名参会的行风监督员、客户代表对该局开展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诚挚的意见和中肯的建议。
今年入夏以来,该县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加上受去年发生的“12·12”煤矿事故的影响,使该县的火电停运,导致县内发电量锐减,用电缺口大,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部分群众对有序的断电现象不甚理解,适时召开这次座谈会,旨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加强沟通,听取民意,把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做得更实、更细,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会上,各位代表畅所欲言,他们认为该局多年来高度重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坚持常抓不懈,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巩固、完善、深化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始终处于各行业的前列。他们建议,要在巩固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继续深化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继续维护好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大宣传力度,使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自98年开展行风评议工作以来,该局把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手段,提高队伍素质,经过几年的努力,树立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行业新形象。一、以开展供电所规范化管理为契机,积极推进营业窗口建设,完善营销服务支持系统,不断提高供电服务能力。目前,15个供电所全部配置了电脑收费设备并在逐步推行,建立了全地区一流的县级客户服务中心和抢修中心,实行24小时故障报修和无周休日制度,向社会公布服务电话、投诉电话和到达故障现场的抢修时限并严格执行,另有6个供电所设立了全地区一流的乡镇客服中心,其余供电所也正在加紧规划建设中。2004年,有2个所被命名为省级示范窗口,1个所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2个被当地人大代表评议为人民满意单位。二、加大电网建设的力度,实施好“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一是理顺了农电管理体制,撤消了10个原属水电部门管理的乡(镇)水管所(供电所),对供电区域重新进行划分,成立了由该局直管的15个供电所,并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根除了长期存在的“三乱”、“三电”现象。二是高质高效完成农建改工程,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在农建改工程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户表改造,扩大同网同价面。该县共有城镇居民和农村住户15.79万户,农建改工程完成了9.39万户“一户一表”改造,为让广大人民群众都享受到农建改工程带来的实惠,从2004年起,该局决定深化同网同价工作,自行对未改造部分继续实施户表改造,现仅剩5000户左右还在改造中。通过推行户表改造,进一步扩大了同网同价面,农村电费明显下降,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300多万元。四是认真办理人大提案和人大议案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妥善化解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五是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积极为社会作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褒奖和肯定。几年来,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省级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省总模范职工之家、省公司双文明农电企业和地级党风廉政、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文化工作等各类奖项90多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该局也深刻认识到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中的不足,特别是在电力供应紧张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搞好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如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是供电企业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该局表示,在下步工作中,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深化“缺电不缺服务,限电不限真情”的服务理念,重点从 方面继续加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一是加强调度,科学安排,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证全县城乡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用电;二是加强供用电形势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客观准确地向社会公布供用电情况及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三是继续加强供电营业窗口的规范化建设,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努力提高供电服务能力;四是加大行风建设与优质服务工作的考核力度,规范供电服务行为,严防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下滋生损害客户利益的不正之风;五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完善行风监督员网络和制度,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服务。(黎向阳)200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