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汝州市蟒川乡地处山区,38个行政村中,处于山区的行政村过半,用户居住分散,供电线路点多线长。由于诸多因素该乡目前尚有12个行政村未进行农网改造,未改造台区配网布局不合理,线路严重老化、设备陈旧,配电线路运行稳定性差、安全隐患较大。山区村民生活困难,对供电所更换淘汰表计产生抵触情绪,长期使用淘汰电能表,给台区线损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也使用户和供电企业蒙受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2005年上半年,蟒川供电所为推进市电业局开展的“线损管理年”活动,针对以上情况,组织农村电工反复讨论,认真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步整改未改造台区。为了克服整改工作贪多嚼不烂,切实从用户反映强烈的电价问题入手,该所决定对未进行农网改造的台区,全面开展计量整改工作。
以诚感人,冲破阻力。
未进行农网改造的行政村,大多是乡里有名的“老大难”村,社会背景复杂,家族派性严重,人心不稳,加上部分山区村民生活困难,思想意识守旧,给前期整改工作带来重重阻力。
为保证整改计划的顺利实施,该所一方面向乡政府、人大递交了《关于对未进行农网改造的行政村实施逐步整改的工作意见》和《未改造台区逐步整改的实施方案》等书面报告,多次找有关领导陈述整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引起乡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乡政府专门召开乡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整改方案,并成立临时办公机构,抽出专人配合供电所开展工作。另一方面,所长张国政陪同乡干部进村入户,组织召开村民动员会,邀请村内有威信的开明人士,宣传台区整改工作给村民带来的既有利益,同时宣讲电力法规,以此来赢得用户的理解和支持。
黑龙村有一用户,户主脾气古怪,是闻名乡里的“老犟”。黑龙村进行台区整改时,他多次阻拦,不予配合,曾一度使整改工作陷入僵局。张所长多次到他家里,与其拉家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朴实的作风,真诚的言语,终于感动了“老犟”,他不仅带头换下自己家里的电能表,还主动担当了整改工作的义务宣传员。
典型引路,全面推进。
贾庄村在进行农网改造时,因村委班子瘫痪未能及时改造。该台区线路老化,线损据高不下,谁管理谁亏损,村里无人干电工,造成数月停电,群众怨声载道。农电统管后,蟒川供电所电工三班接管了该村台区,多次采取措施治理台区线损无果,电价曾达到每千瓦时0.9元,台区农电工不愿管理。蟒川供电所根据用户迫切需要合理电价的需求心理,在乡政府和新成立的村委会一班人的配合下,通过耐心细致的整改工作,使全村104户全部换上了合格的电能表。电价也按照政策规定及时调整,达到规定的收费标准。
黑龙庙村有4个自然村,406户村民,只有土门自然村101户进行农网改造,其余的几个自然村未进行网改。该村原是当地一个国有企业直接供电,很多用户从未交过电费,由于缺乏管理,线路和设备安全事故频发,电价高达每千瓦时1元。供电所接管后,要求更换合格表计,部门村民们认为“原来电费都不用交,现在既要交电费还要自费更换电表,明摆着是胡弄老百姓”,并且认为“电价不能高,换不换表是电业部门的事情”,群众抵触情绪明显,工作十分被动。在整改工作中,供电所以此村为典型,组织专人配合村干部走街串户,比照土门村已改造后执行的电价政策,通过差价计算,向群众做宣传解释工作。道理讲明白后,群众的积极性大增,未改造的305户村民,属于淘汰范围的电能表很快被换掉,换上的新型合格电能表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真情互动,结硕果累累。
电价降了,群众得到了实惠,山区老百姓顿感吃了定心丸,相互间奔走相告。随之而来的是,石灰窑村的180户村民相继更换了电能表;蟒窝村248户村民在更换新表的同时,还自觉更换了120余处下户线。整改后的台区,原来高达30%的线损直线下降到21%,电价全部按照国家规定政策执行。
收获的欣慰鼓起了供电所全体员工的信心,过去那种挨骂,受累,不讨好的局面正在扭转,他们正置身于其余未网改村的计量整改,筹划着下一步未改造台区的全面改造和合理融资工作,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全乡百姓用上放心电、明白电,以真诚将光明和热情播撒到千家万户。(邢 晓 汝州市电业局)200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