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村信息报》报道了景宁小水电有电送不出的困境(详见《农村信息报》2288期一版《电多输不出,电站半停产,景宁农民很无奈》一文)之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日前,《农村信息报》记者就景宁小水电的出路问题采访了有关部门。
出路一:增设输变电线路
景宁的输电线路扩容问题以前之所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按照省电力公司一位工作人员的说法是,景宁小水电电力输送困难仅仅发生在丰水期,而改造电网、架设线路的成本非常大,牵涉面又非常广,加上景宁的电网基本上可以保证绝大多数人的生产生活,所以久拖至今。但是景宁县小水电协会副会长任知富却认为另有原因。据了解,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县以下的小水电增值税税率为6%,而县供电局供大网的增值税为17%。相抵扣后,县供电局需要承担11%的增值税税差。因此,小水电供大网的电量越多,供电局垫付增值税差额越大。“小水电越多的地方,我们电力公司的亏损就越大。现在我们在丽水地区架设输电线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支持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号召,而不是从投入产出方面考虑的。”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一位工程师也从另一角度印证了任知富的说法。
所幸的是,记者从省电力公司了解到,他们已经注意到了丽水地区特别是景宁的电力输送问题。今年以来,电力部门已经对丽水电网的建设规划进行了深入论证,并与丽水市政府和龙泉、庆元、景宁、遂昌等地政府进行了协商,计划投资3.6亿元资金建设丽水电网,工程预计可在2007年年底完成。景宁将在现有一条110千伏输变电线路的基础上,增设一条220千伏线路。届时,景宁至丽水输电线路的容量将达到45万千瓦左右,是目前的3倍,将从根本上解决景宁小水电的电力输送问题。
出路二:有序开发,合理规划
省电力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达了他们对景宁乃至全省小水电的担忧。他认为,小水电普遍存在着无序开发的问题,只要有好的资源就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电站,而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电网的承受能力。这位工作人员说,有些小水电在建设的时候电力公司居然毫不知情,直到电站运行投产了,所产电力需要上网的时候才通知电力部门,导致电网一时难以承受,甚至发生电力过强而烧毁居民家用电器的事故。该工作人员认为,电站建设之前,在建设地点和机组容量设计上应该考虑当地电网承受能力,并尽早通知电力部门,可以让电力部门统筹规划,及早做好准备。
出路三:以电招商,振兴经济
景宁县梧桐乡金坑电站总经理罗世荣认为,小水电的健康发展和当地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双赢的做法是以电招商,既可以解决水电输送问题,又可以振兴当地经济。早在1994年,金坑电站就采用电价优惠政策,从文成县引进了两家铸造厂,不仅找到了用电量600千瓦的自供业务,使电站每年增加产值10余万元,还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利用充沛的电力和相对便宜的电价去引进企业,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做法,但是由于交通等方面的原因,电站出面引进的企业还不是很多,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更多政策上的优惠。”景宁县小水电协会会长吴成法如是说。
(记者 袁卫)
200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