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州市南郊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在村民电费交费点,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在乡村的线路维护中,在故障抢修现场,在营业大厅里,在值班室的电话机旁,随处可见他们活泼而熟悉的身影。他们怀着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把爱化作一道道清泉,深深沁入老百姓的肺腑。那一面面锦旗,一声声道谢,充分展示了当代农电人的风采,他们是——石山电工组的农电人。
石山电工组不仅担负着西山街办6个行政村,95个配变台区,公用变179台,近6000户的供用电任务,年供电量750万KWh,而且还担负着6—10KV 43.207KM及220V~380V90KM线路的维护、维修任务。就是这个电工组,凭着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亲民爱民的工作态度,在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爱民、亲民、助民的颂歌。
旱情急,农电人心更急
2005年的晚秋9月,“秋老虎”的威风一日胜过一日,没有台风的庇护,城里的空调热再度掀起,田野上到处散发着热气,特别是进入9月中旬,温度一再蹿至35℃以上,据报载:出现了与1975午9月11日最高气温并列的近56年同期最高值。
面对“秋老虎”逞威,西山街办梁新屋邵同湾的村民们,没有闲情寻凉避暑,他们的心比这天气更热。眼看这即将收获的近百亩中稻面临干旱的灭顶之灾,群众心急如焚,村干部更是焦急万分。
邵同湾坐落在扫帚山脚下,与鄂钢相邻,农田抗旱十分困难的邵同湾,由于京九铁路改道后横穿其间,抗早困难就更显得突出。多少年来,湾前的“鸭儿塘”担负着40多亩中稻的灌溉任务,湾后的“王家塘”担负着周边30多亩的灌溉任务。每逢大旱之年,村民们为抗旱的事伤透了脑筋,塘堤被挖的事常有发生,再发生挖堤的事,残局很难收拾。为此,9月15日一大早,组长邵德喜拨通了电工组长梁新元的电话。
石山电工组长梁新元,中共党员,转业军人出身,天生一付侠骨心肠,当得知邵同湾面临的困境后,立即召集全体农电工,想方设法助民解困。经过一番商讨,决定义务出工,为邵同湾架线装表,解燃眉之急。几分钟的短会后,电工组的三名党员——梁新元、肖平华、徐香忠迅速出发,来到邵同湾实地了解情况,勘测完线路后,要求该组组长进城买电表。事不凑巧,当时该组出纳员又不在家,电话也联系不上。三名党员,你摸摸口袋,我掏掏钱包,凑足电表钱后,骑上摩托车进城帮忙买电表。同时决定电工组全体人员下午进入施工现场。
下午14:15,电工组9名成员骑上摩托车进入施工现场。一声令下,紧张的施工开始了,梁新元、徐香忠负责安全和停送电。王海龙、王佑军、吴细中、梁忠宝先砍除树障,再登杆架线。肖平华、周建国、张剑先当好监护人,等杆上作业完工后,再进行装表接电。
下午的太阳火辣辣的,大地象个蒸笼,电杆晒得烫手,矿泉水经太刚一晒,几分钟后变成了“温泉水”。施工队员脸上、手上全是汗水,衣服一下子就湿透了,衣边经过汗水的浸润,慢慢变成“白色”;砍树障时,蚊叮虫咬,手上起了一个个的小包,但施工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施工,18点50分,前湾的鸭儿塘,后湾的王家塘两处工地相继完工。村里几位负责人想留他们吃晚饭,都被他们婉言谢绝。组长邵德喜激动地拉着施工队员的手说:“谢谢你们,眼下中稻抗旱解决了,稻谷脱粒解决了,油菜育苗抗旱解决了,来年也没有后顾之忧了”。83岁上海油厂的退休工人邵南桥老人见证了施工的全过程,感慨地说;“什么是共产党员先进性?农电人的这种行为就体现了先进性!
民为本,真情系乡亲
2005年是电力系统作风建设年,石山电工组在作风建设方面带了一个好头。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呼声,关心村民疾苦,微笑服务,接受社会监督,可以举许多事例。最根本的,是他们做到了情系百姓,为民谋利,并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石山电工组所辖6个村委会,电工组长梁新元每月必走一遍,把党的温暖和供电人优质服务的作风象播种一样播撒在村民的心间。2005年2月8日,正值农历大年三十,天空中下着大雨,值班室传来电话,“石26广山支线全线停电!”石26线所辖用户主要是塘角头村和国营东伏林场,光居民用户就有一千多户,共4000多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停电,可急坏了石山供电所的全体职工,石山电工组的全体人员更是心急如焚。眼看大年三十用不上电,村民们连连跺脚;村长、村书记的电话、手机一时被打暴。村支书电告来电村民,请村民们放心,石山电工组马上就到!还笑着说:“去年大年三十,停电故障不是一下子排除了吗?”无独有偶,在2004年1月22日,也是大年三十,由于塘角头石灰厂一只花猫蹿至其变压器上,导致“石26广山支线”全线停电,最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播出之前抢修完毕,恢复送电。有了去年的停电经历,村民们一直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顷刻间只见石山电工组的全体员工,骑着几辆摩托车急匆匆地赶来了,和站在村口的书记、村长打过招呼后,兵分几路,迅速进入“石26广山支线”线段,先从2601开关至2602开关,紧接着对“石26线”所供配变台区进行拉网式巡查。天上的雨越下越大,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石26”全线聚满了等电心切的人们,地上的泥水越积越深,电工组长不停地用手机和另外几个巡线人员联系、了解情况。分不清的雨水、泥水、汗水让所有巡线人员的全身湿透。从下午13:20一直忙到下午18:45,故障排除,恢复送电,村长、书记拉着他们的手,请他们吃饭,都被他们一一谢绝,村民脸上的笑靥绽开了,在亮堂堂的灯光下过了个热热闹闹的除夕之夜。
在谈到石山电工组作风建设的成果和供电服务水准时,村长肖火银常说:他们在百姓中竖起了一块丰碑。村干部多次提出,要组织人员,到供电所表示感谢,都被他们再三谢绝。今年7月,建党节期间,塘角头村村委一行将一面上写“人民有难,鼎力支持”鲜红的锦旗送到石山电工组。
用爱心,相伴人间万家灯火
2005年的夏天是不平凡的,台风一阵紧接一阵,石山农电人也饱偿狂风暴雨的洗礼。7月15日下午18点左右,鄂州遭遇到历史上罕见暴风雨的袭击,石山电工组所辖区受灾最为严重,少数村民的房屋被风刮倒。电工组的全体员工,预感到一场抢修无法避免。所长杨宏、外线班长李汉群、营抄班长严国文动员大家,赶紧抓紧时间吃饭,可能会有抢修任务。饭菜刚搬上桌,电话声响起,“石26、石28全线停电!”他们顾不得吃饭,迅速兵分两路奔赴事故现场,办理完相关安全手续后,迅速进行故障抢修,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抢修,23点左右,“石26、石28”相继抢修完工。经过7月15日的紧张抢修,人们刚刚松了一口气,7月16日,也是在18点左右,罕见的龙卷风又卷土重来,再次重创石山电工组辖区,灾害性的事故比7月15日来得更猛烈,大量树木连根拨起,倒塌房屋多间,石山电工组所辖9条6—10KV线路,全部停电,倒杆、断杆10多基,部分电力设施被毁。这可忙坏了电工组的小伙子们,所长杨宏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详细布置抢险任务、职责、范围。电工组长、共产党员梁新元、副组长共产党员徐香忠、外线专责共产党员肖平华迅速领兵二路,深入重灾区查看灾情,仔细检查每一条线路的,做好巡视记录,写好书面材料,7月17日凌晨三路人员先后巡视完毕,才拖泥带水回到供电所,所长一边招呼大家吃饭休息,一边布置天亮后的抢修任务。7月17日早晨8点,抢修人员整装待发,在当地政府和配电线路所的密切配合下,他们头顶烈日,不畏酷暑,连续作战,经过两天的紧张抢险,7月18日19点,抢修完毕,9条线路全部恢复送电。见证过这场抢修任务的干部和群众,纷纷表示出了赞美之情,有位村民竖起大拇指感慨地说道:“这才是三个代表学得最好的队伍!”
用真情,无愧于“光明使者”
石山电工组的全体员工,时刻把握“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公司的生命线这根主动脉,深深领会“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深刻含义,处处为村民作想,关心群众疾苦,时刻为百姓分忧,没有节假日,电话是24小时面对百姓,大到10KV线路,小到用户的开关灯头,不管是数九天寒、炎炎夏日,还是刮风下雨、夜半三更,只要一个电话,电工组的抢修人员就能迅速出现在用户中间。记得是2004年最后一个星期天,晚上23点左右,在家睡得正香的周建国,突然被手机的铃声惊醒,原来是华光村四组整过湾子停电了。周建国迅速穿衣起床,一边和组长梁新元反映情况,一边骑上摩托车赶赴华光四组。周建国是周铺村人,周铺到华光有近20公里的路程,路况极差。梁新元电话中告诉他,白己正起身奔赴华光四组,请他注意交通安全。等到周建国赶到时,村民小组长和梁新元正站在路口恭候他的光临了,村民小组长笑着说:“你们其实不用忙着赶来,我是打电话向你们反映一下用电情况的。”周建国笑着说:“没什么,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说完便和梁新元一道开始查找停电原因,只见有几位村民和小组长一道也拿来了电筒,加入了故障抢修行列。40多分钟之后,故障排除,湾子里的灯亮堂起来。四组组长拉着他们的手笑着说:“深更半夜,辛苦二位了!”元旦的一大早,华光村委会为表达对电工组的感激之情,将一面写有“光明使者”的鲜红锦旗送到石山电工组。
“大地之间有杆秤,功过是非问百姓”。正是由于石山电工组,有着满腔的爱民、亲民、助民的热情,充分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爱戴和支持,电费回收百分之百,线损降至最低限度,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广泛赞誉。他们正在这片广阔的田野上,倾一腔热血,化万道清泉,播撒着春风秋雨,真情服务“三农”,换来五谷丰登,以优质服务的新形象,展示新时代农电人的风采,划出人生最美丽、最灿烂的轨迹!(周兆铭)200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