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刚刚来临的时候,家住吉林省舒兰市吉舒镇14岁的杨来福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急待地用手按下了家里的电灯开关,顿时屋里灯火通明。杨来福看到18年来自己的家第一次亮起了电灯,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一个劲地说:“我家有电啦,我家有电啦。”
1987年,杨来福的父亲杨文双在吉舒镇坡上道北的山角下建起了住房,目地是看护好自己家承包的荒山和耕地,由于他们家的住房离农机变压器台500多米远,线路损失大,成本50年也收不回来,当年负责供电的吉舒矿务局水电公司始终没有给杨文双家接电,这一拖就是18年。
杨来福出生后,杨文双在吉舒镇中心地带租了房子,白天夫妻俩看山种地,晚上回租的房子里照顾杨来福,生产生活十分不便。杨来福上学后,回到山上的房子住的时间较多,每到夜晚,杨来福只能点蜡看书写作业,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很少,只有在假期,他才能在白天到同学家里看看电视。
2004年5月4日,吉林电业局舒兰市农电有限公司接收了破产的吉舒矿务局地面供电系统。2005年7月12日,杨文双的妻子找到了舒兰市农电有限公司吉舒分局局长曲炳毅,她说:“十多年了,就一路之隔,看着人家灯火通明,我们全家只能在黑暗中度过,心里很不是滋味,请你们帮帮我们,为我们家接上电吧!”
曲炳毅听到她的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现场踏查,“农民的事就是大事,杨文双家没电的历史要尽早结束,所有施工安装费用全部免除。”吉舒分局的干部职工日夜不停地设计图纸、抢运杆线、挖坑立杆、拉线安表,终于在40天的时间里为杨文双家安上了电,并免除了杨文双家安电的一万多元费用。(叶雪)200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