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黄山区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成效显著

  2005-09-28

黄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包括麻川河、浦溪河等五大河流在内的大部分水系发源于黄山山脉,河道纵横坡降大,落差集中,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水利资源。长期以来,尤其是2001年被列为“十五”期间全国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以来,该区创新建设体制,拓宽项目开发渠道,进一步加大水电开发建设力度,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区户通电率达到100%,人均年用电量446千瓦时,户均年生活用电量491千瓦时。

黄山区农村小水电开发建设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黄山东大门谭家桥石门水电站是建成的第一座水电站,1995年,该区通过了水电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建设验收。2001年,黄山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十五”期间水电农村电气化县,他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科学、有效地开发水利资源上,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广泛拓展融资和开发建设渠道,实行股份制、独资、合资等形式办电,建立了多元化投资体系,电源、电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电源建设上,至去年底,增容改造毛坦电站一处,新建成大坪水电站,新增装机容量1160千瓦,新增年设计发电量330万千瓦时。近年来,该区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中,把水电资源开发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短短两年时间,吸引浙江等地外商在全区实施8个项目的水电开发建设,总投资额超过1.5亿元,掀起了全区小水电建设前所未有的高潮。南坑电站、长坦电站装机容量都超过4000千瓦,年设计发电量均达到1400千瓦时。这些项目都将在近两三年内竣工。其中浙江衢州水电公司开发的城澜电站已于今年上半年完工并投入运营。电网建设上,累计投入5500多万元进行农网改造等工程,全区共有100千伏变电所2处,35千伏变电所4处,基本形成以太平湖为中心的环形网络和环黄山网架,电网供电可靠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区实现了电价城乡同网同价。

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发展,促进了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近年实行城乡电价同网同价后,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等家用电器快速进入农村平常百姓家,中小企业、城镇建设等得到快速发展,用电量大幅增长,2004年全区用电量6162.4万千瓦时,生活用电量2603.4万千瓦时。“以电代燃”的日益普及还促进了生态保护,目前全区小水电代燃户达到24481户,占全区总户数的46%,大大减少了森林砍伐,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9%,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平方公里。(2005-09-28)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