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丹桂飘香,稻穗金黄,天汉大地一派丰收景象。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汉电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服务三农方面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在此,我们采撷了他们的点滴事例,看看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国来的。
为了大山深处的点点灯火
地处大山深处的汉台区汉王镇玉皇村是省级贫困村。九十年代初,为解决村村通电,市区局经过多方斡旋和努力,跨行政区域的通过邻县的电网接通了电。但是,由于线路长,损耗大,又无力维护,正常供电锝不到保障。为彻底解决他们的用电问题。去年向上级报批了该村的农网改造工程,由于行政归属原因,上级将该任务下达到兄弟局。而兄弟局由于种种原因无力完成。今年七月份,市区局转接到“玉皇村农网新建工程”后,立即召开专题会,组织技术人员到实地勘察,针对玉皇村山高、路险、贫困的情况,制定了可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正是酷暑七月天,天气闷热、潮湿,施工队员在作业是不但要翻山越岭、有时候还要披荆斩棘开通架设道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忍饥挨饿是家常便饭,这些困难没有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施工队中的几名党员更是身体力行,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充分发挥着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线路在一天天在延长,施工队员的身体却在一天天消瘦。
经过一个月的苦战,在金桂花飘香的时候,新架10KV线路0.56公里、0.4KV线路1.8公里、安装表箱18个46户电表的农网工程终于完工。感受着村民们激动与兴奋,看着夜晚玉皇村村民房屋里透出的点点灯光,同志们黝黑的脸庞上绽开了舒心的笑容。
战酷暑 心系乡镇建设
108国道河东店镇路段的拓宽改造既是公路改造的咽喉路段,也是小集镇建设的瓶颈工程。要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搞完,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而集镇上的高低压线路改造就刻不容缓了。市、区、镇三级政府都十分焦急。在自己的工作任务繁忙,资金又不到位的情况下,市区局局长拍板:“无论如何,不能耽误地方建设。”经过短暂而紧张的准备,8月23日,星期天,冒着酷暑市区局加班加点拉开对集镇的10KV、0.4KV线路的迁移战。
这一天,天气很闷热,日近中午,气温越来越高,不管是地面作业的,还是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都是汗水湿透了衣衫,脸被太阳炙烤的黑红。但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到位监察领导都浑然未觉,忙而不乱的进行着他们各自的工作。十三基新电杆立好了,立即又开始了高低压9档线路的拆迁工作在场的每个人的工作服上都是斑斑汗渍。直到太阳落山,工作才彻底结束。看着一身疲惫的施工队员,群众眼中流露出的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崇敬。
农民的抽水绝不能耽误
年初,老君镇徐营村有一台100KVA抽水配电变压器遭到不法分子破坏,被迫停了电,从泵房到山顶的200多米输水管道成了摆设,山上的桑果林和山下的田地等着水浇,这对本不富裕的徐营村无疑是一个打击。村支书找到市区电力局领导说:“我们这片山地单说桑果林,一年收入就是4、5万,如果浇不上水对我们来说可损失不起呀!请你们一定帮助我们解决这一燃眉之急。”“给徐营村新架一台变压器”的任务又一次光荣地落在了刘星服务队同志们们的身上。新架配变的当天,上演了令人感动的一幕:上午9点抢修队员乘车来到徐营村。由于该村的变压器架在一座山岗上,羊肠小道曲折难行,抢修车辆进不去。村支书找来一辆小型农用车搬运变压器,为了防止农用车下溜,8位村民用绳子把车拴好从侧面紧紧地拽着走,抢修队员们在车后使劲地推,就这样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总算架起了这台防盗配变,偏僻的乡村又可以放心地用上电了。
“三农”问题一直牵挂着总理温家宝同志的心。他曾十分动情的说,农民微笑了,我就放心了。为了让农民兄弟的微笑更加灿烂,汉电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而且将继续努力下去。(张宝文)200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