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厦门电业职工在各个保供电现场严防严守。
屋内,部队官兵们正密切注视着屏幕,关注着“神舟六号”的一举一动。“厦门发现目标!厦门跟踪正常!厦门跟踪完毕!”
这是在厦门航天测控站的测控中心。10月17日4时33分,世人瞩目的“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中国神舟实现了新的跨越,令国人自豪。厦门航天卫星测控站是对“神舟六号”进行跟踪、测量、控制的主要测控站之一,为确保了供电万无一失,厦门电业局精心准备,严防严守,为“神舟六号”圆满完成各项试验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地政府和测控站部队官兵对该局出色的保供电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事关全局 各级领导亲自部署
“神舟六号”是我国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第一次进行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国家电网公司对确保“神舟六号”可靠供电工作高度重视。早在今年七月初,就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这次保供电工作。刘振亚总经理多次批示,要求各地有关单位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把确保“神六”发射可靠供电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制定完备的保供电方案,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省公司总经理林野等多位省公司领导亲自部署,要求务必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供电安全可靠。在厦门,省公司副总经理、厦门局局长李同智多次对整个保供电工作作了精心安排,10月12日发射当天,李同智副总经理率领精干技术人员一大早来到厦门航天测控站进一步落实保供电工作。“神舟六号”发射升空后,李同智副总经理一行还来到通往测控站的供电线路沿线各个保供电现场,查看供电线路,要求现场值班人员一定要严防严守,精心做好每个细节保证测控站的用电安全可靠。
准备充分 不留一处安全隐患
为了把保供电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厦门局成立了以省公司副总经理、厦门局局长李同智为组长,以厦门局副局长李超英、黄惠英为副组长的保供电组织机构,并与厦门航天测控站建立正常运作体系和紧急联动机制,从7月底开始,各项保供电准备工作全面展开。两个多月来,先后对测控站的高、低压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电气检验,配合测控站做好测控站内部电气设备的缺陷整改。在9月中、下旬,分别对供给测控站的相应10千伏线路及设备进行一次“地毯式”登杆检查和消缺,对电缆作预防性试验工作,对外部10千伏供电线路电气设施进行夜巡、红外线测温,对杆基及拉线加补防撞标志。在检查中,及时通知沿线有关施工单位共同作好电力设施的安全保护工作。针对测控站原有的供电方式,厦门局重新优化供电方式,对部分路段进行缆化改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厦门局分别对主网运行方式、配网运行方式以及测控站内部运行方式作了精心编排,制定了4种紧急预案,做好每个细节保证用电安全。
严防严守 24小时不间断巡视
随着“神州六号”发射时间的渐渐临近,保供电级别也逐渐升高。10月8日下,厦门电业局将应急移动发电车开到了测控站,与负责测控站用电方面的部队官兵开展了紧急情况下的用电应急预案演练。从10月11日下午开始,厦门电业局就派出具有多年从事用电检查、电气运行经验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到测控站与部队官兵一起值班,严阵以待。与此同时,在通往测控站的供电线路沿线,电业特巡人员分布在各个站点,实时监视供电线路周边情况。10月12日发射当天上午,笔者在现场看到,在公路边的一根根电力杆线下,电业人员手拿指挥棒,密切关注着来往人员和车辆。特别是在供电电缆途经正在大开发的路段上,电业人员将沿线电缆沟围起来,并在各个路口设立值班人员,防止施工车辆影响电缆安全。为了确保10月17日凌晨“神六”成功返回,10月16日中午,经过厦门局和测控站双方保供电组织机构研究,临时对测控站内部的供电方式进行了紧急调整,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据了解,从“神六”发射的前一天到成功着陆,这样精细的保供电工作昼夜进行,期间供电安全通畅,没有发生任何影响测控站供电的事件。图为与测控站用电息息相关的220千伏李林变电站运行人员在落实保供电注意事项。(徐福兴 许汉胜 )
标签:保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