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用科学发展观 统领湖北电力发展

  2005-10-28

任世茂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走在中西部前列,率先在湖北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湖北电力"十一五"发展,必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时期要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要求,遵循"开源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一手抓电网电源建设,一手抓节约用电,促进湖北电力全面、协调发展。

任世茂指出,当前要重点抓好节约用电工作。

为抓好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节约用电,省政府于9月12日出台了《湖北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为后期需求侧管理奠定了基础。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湖北省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还需继续努力,省经委等部门应继续加大力度,将该项工作推向深入。

加强节约用电,各级政府要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率先广泛使用节能灯具,加强空调管理,夏季室内环境温度应不低于26度,坚决杜绝"长明灯"等浪费现象,以模范行动推进全省节电工作的开展。发供电企业要采用高效变压器、高效电动机及其调速节能技术,杜绝不明损耗,降低厂用电率和线路、变压器损耗。重点工业企业要注重节电工作,运用先进的节电新技术、新设备,合理安排生产工艺、生产班次,降低单位电耗。大型商场、宾馆、医院、娱乐场所等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其主要用电设施要逐步进行节电技术改造。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应关闭城市景观灯。广大居民用户,要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型家用电器。

任世茂强调,在湖北电网"十一五"规划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电力规划中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一是关于与外区交换的能力。湖北电网是华中电网的核心和"交通枢纽",电力流向和电网运行方式复杂多变,经过"十一五"期的发展,湖北电网具备较强的与外区交换的能力。从长期来看,湖北电网要满足大量接收外区来电的需要,从近期来看,有季节性向外区大量送电的需要。据预测,2010年左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丰水期水火电同时大发),湖北电网与外区交换容量还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更充分发挥湖北电网的功能和作用,同时也为保证各种能源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下一步要在"十一五"规划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加强与外区交换的途径,进一步提高输送能力和加大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考虑利用特高压骨干网架、直流输电和500千伏联络线等手段,与此同时要配套加强湖北电网自身的网架结构。

二是关于水电开发。湖北水电相对丰富,但随著三峡电站、水布垭电站等的投产,后续条件较好的可开发水电资源并不是太多,要坚持大力开发水电的方针,但同时也不应急于求成,要对水电开发的风险和时机、电站的电力电量消纳、合理的装机容量和送出方案等方面作重点深入研究,做到总体最优,并与输电通道统筹考虑。

三是关于火电不局和核电建设。湖北缺乏煤炭资源,发电用煤基本依靠外运,火电要优化发展。为保证受端的安全稳定性,在受端鄂东电网不置一定规模的大型火电电源是合理的,湖北西部以水电为主,火电比例适当小一些,有利于减少湖北电网西电东送的压力,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对于湖北省而言,虽然是内陆省份,但能源资源的状况决定了核电建设以及前期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需要加快推进。

四是关于新技术的应用。随著湖北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未来将形成覆盖武汉和周边地区的城市群落,输电走廊将日益紧张,湖北电网要积极采用新兴的输电技术如紧凑型、同塔多回路、串补等,提高单个输电通道的输送能力,达到减少土地占用的目的,避免对城市规划造成影响。为保证受端电网优质运行,应在受端研究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等。

任世茂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也不断攀升。面对电力短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双重压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做到电力发展与电力需求相协调,电力发展与资源供应相协调,电源发展与电网发展相协调,电力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改变单纯依靠增加资源供应来满足电力需求增长的传统思维模式,提高供应能力与提高能源效率,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提高电力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使社会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和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电力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