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对口培训 宝鸡局激活农电工服务“细胞”

  2005-11-10

农电体改后,农电工由“地方军”转为“正规军”,陕西宝鸡供电局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培训为先的原则,投资一百多万元,建立了农电工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对农电工进行“吸氧”和“充电”,激活了农电工的服务“细胞”,打造了一流农电队伍,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该局54个供电所全部达到了陕西省电力公司供电所规范化标准,其中,阳平供电所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规范化管理先进供电所。 

该局730多名农电工,来自宝鸡市三区一县,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农村电工,年龄普遍偏大,整体文化素质低,服务意识差,业务技能更是参差不齐,普遍认为只要能修好灯,把电送出去就行,对习惯性违章更是麻木不仁。针对这种情况,该局不搞“动手术”,“一刀切”,而是换位思考,由培训中心和农电办牵头,建立了面积为1350平方米的蜀仓农电工培训基地。 

据悉,该培训基地设有线路架设实习场,有配电设备、触电急救、电动机、补偿器等4个实习室,还有供学员吃、住、学、用的餐厅、宿舍、阅览室、浴室等配套设施,是一个功能齐全、条件优越的农电工培训、实习的好场所。培训过程中,实行军事化封闭式管理, 培训结束时,理论课进行闭卷考试,实践课实行每个项目公开一对一考试,同时把考核贯穿培训的全过程。

“这次我参加培训,乡亲们叫我电工,我脸不红,下次我争取再参加,当电工师傅。”这是第一期培训学员高江辉、王军平回到所里经常说的一句话。参加第一期培训的学员有30名,其中,22名不会登杆、不会装表,也不懂日常维修等业务,培训后,总体技能达到了中级工水平。过去更换一条接线3个人需要3个小时,现在2个人1小时就可以完成。在农村,交流接触器已普遍使用,一般只有个别人会安装,培训后,安装和更换交流接触器成了农电工的“拿手活”。

阳平镇姜马村是宝鸡地区的蔬菜基地,全村有60多眼机井,每月电费人均都在3元以上。村民很有意见,群众找到所里,培训班回来的农电工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姜马村线路走径、线号选择和降损中,与村领导协商进行线路改造后,人均电费降到2元多。村支部书记高兴地说:“供电想着用电人,供电所和咱农家心连心。”

(朱景魁)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农电工服务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