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所务公开:盱眙农电构建民主管理平台

  2005-11-17

时序晚秋,回望盛夏,对于江苏盱眙供电人来说,没有哪一件事更比这件事让他们持续“露脸”,着实“风光”。这就是农村供电所所务公开。

的确,从6月24日江苏省电力公司纪委转发《关于盱眙县农村供电所实行所务公开情况的调查》,到7月21日党委、行政联合发出《关于总结经验教训反职务犯罪保廉政安全的意见》,再到7月25日江苏省电力系统年中工作会议,直至10月18日开通阳光管理网站,或以文件或以领导讲话的方式,盱眙农村供电所所务公开的经验和做法,多次被江苏省公司要求在各供电公司借鉴与推广,前来学习借鉴者络绎不绝。

一个最最基层单位的所务公开,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该公司党委书记高宝坤说:“民主,离不开有效的实现形式。围绕着‘有效’二字,所务公开在农电体制改革中孕育而生,又在农电事业发展进步中被赋予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为啥推行所务公开——形势所逼

先请看几件具体事例:

2001年8月,该公司领导班子刚刚调整到位两个多月,纪委即史无前例地一次性接到了淮安市公司纪委批转的13封信访件。其中,有9封集中反映现任的、也是过去的官滩供电所所长王国发有经济问题。应该说,新班子到位,需要了解和开展的工作有很多很多,但是,他们却不得不分头带着信访件下基层调查处理。因为如果仅仅依靠党委和纪委的个别领导,力量显得十分薄弱,而且时间也不允许。

到了2001年11月,农村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招用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一时间,矛盾在更大范围内激化,全县1122名农电工何人是编制人员、编外人员和一般电工的性质一经公布,整个农电系统好似炸开了锅。一些多年业绩突出的同志不在定员定编之列,而一些有关系有门路之人反而成了定编人员,这直接决定着其中的一些人能否优先录用为供电所人员。一时间,农电系统普遍爆发大规模集访和越级上访。严重时,近百名乡、村电工静坐在该公司大厅内要求解决问题,少数言行过激的职工甚至纠缠着主要领导直到深更半夜,也有少数供电所人员两度集体越级上访至江苏省电力公司。

随着对上述问题的深入调查和处理,发现农电队伍的混乱状况还远不止这些。一方面,自1997年以来,盱眙共有11名农电职工因违法乱纪而受到公安、司法部门的处理。其中,有2个供电所的人员被纪检、检察机关“一锅端”,有2人因判刑而被解除劳动合同。而另一方面,个别供电所所长并无实质性违法违纪问题,比如官滩供电所所长王国发,但是,来信来访却不断。总体来讲,不是今天这个所有信访,就是明天那个所有举报,当然,像王国发连续被9件信访件集中“轰炸”的,在该公司还是第一次。

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一言以蔽之,农电管理暗箱操作十分严重,诸如人事管理不透明、权力行使不民主、资金使用缺乏监督等等。

这一切都非常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基本载体。2002年3月,借鉴于供电公司的“企务公开”,31个农村供电所全面推行了所务公开。

如何进行所务公开——务求实效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需要的是对症下药,并富有实效。还是先听一听一位所长的看法:“实质上,作为所长,对所务公开也有一个从被动接受到逐步理解再到主动参与的过程。没有公开前,来人接待,不论什么层次,也不一定确有招待的必要,只要发生了招待费,基本不存在费用难处理的问题,不论多少都能够有效通融。而推行所务公开,一定程度上就束缚了手脚,碍手碍脚。当然,过去不搞所务公开,确实容易引发诸多背后议论与猜疑。”

这是4月8日,旧铺供电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韩伯仲在接受淮安供电公司调研时的一番真情独白。透过他的内心话,不难体会,所务公开能不能到位,决定着所务公开的实际成效。

正因为如此,从一开始,该公司就详细排定出所务公开的12项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经济指标实绩、包干费用使用、工资发放及考核、优质服务、基建及维修费用开支、好人好事及违章违纪、职工每月用电明细、各项检查及考核、党风廉政及精神文明建设、来信来访及用电客户投诉、农改物资使用及废旧物品管理等,既涵盖了供电所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又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进行了周密的机制与制度设计,比如所长为第一责任人,核算员为直接承办人,同时,设一名兼职监督员,每月5日前向农电管理所上报执行情况。2004年5月,农电党总支成立后,又对所务公开作了补充规定,即公开总的费用支出,必须由农电管理所主任签字批准;所务考核、资金使用去向、招待费明细等必须及时公布。2004年计有8个供电所和4个供电所核算员被考核扣款。

农电信息网开通后,该公司还有意识地通过办公自动化网络,下达费用计划,目的是让供电所所有管理人员都能点击到,以便于知情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各所必须按月公开,以接受大家的监督。正是有了这些考核措施,促进了各供电所从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的转变。正如韩伯仲所言:“既然不允许有什么藏着掖着的东西,也就没有了私心杂念,无私也就无畏,各项工作兼顾公平,大家反而一团和气,有利于工作。”

公开后的实际成效——客观明显

截至目前,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人民来信来访大幅度减少, 2004年为“0”,2003年只有一件。同时,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过去相互猜忌的“内讧”现象销声匿迹,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渐成主流。2003年,供电所营业窗口人员共获得淮安市供电系统员工技能竞赛团体第一与个人一、二等奖三项,电量、线损、电费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好水平,31个供电所行风建设在地方政府评议中全部进入先进行列。2004年6月,该公司以农电系统为单位申报淮安市级文明单位,顺利通过验收。

关于所务公开的变化,所长们各有心得。听一听他们在淮安市公司调研时的“同期声”,更形象、更直接:

王国发(官滩供电所所长兼支部书记):过去,总觉得作为所长,只要能亲临施工一线,率先做好供电服务,总会被大家认为是一个称职的所长。可却是管理凭经验,一人说了算,尤其是村电工配备随意性大,一些地方上有路子的人进来后,难以拉开脸来从严考核,多干的不一定多得,多干的还要多受累,大家在心理上不平稳。如今,事事先民主后集中,大家对所里的日常经营、生产、管理事务比较清楚,心齐、气顺,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浓厚。今后,我们还计划对所有人员的收入进行公布,以减少夫妻猜疑,激励大家努力工作。

范步留(东阳供电所所长兼马坝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所务公开为大家享有知情权搭起了一个平台,为大家参与所务管理提供了一个载体,更为主要的是推动了工作的规范化、民主化。过去,所里的一些收入、分配情况大家不清楚,很容易引发矛盾。现在,经过上级领导、本所负责人、收入与支出当事人几方签字,可信度一目了然。

张风勇(高桥供电所所长):民主管理无小事。所务公开只有认真倾听职工们的呼声并正确对待,才能赢得职工的真正信任和信赖。比如说,五一长假值班,按照国家规定,只有前3天有加班工资,那么对于后值班的同志显然不公平。于是,有职工提出来,加班工资应进行二次分配,所有值班人员平均摊。再比如说,值班费,农电管理所核定的标准是每月800元,并明确在6名管理人员和3名专职报修人员之间进行分配。操作一段时间后,工会小组长反馈意见,认为一线电工也完全可以在晚间参与值班。他们的愿望很明确,无非是想提高一点收入。于是,我们又决定,让广大一线电工就近处理部分群众的故障报修,既满足了职工们的愿望,又解决了专职报修人员工作负担重的问题,得到了所有职工的肯定和支持。

今后应注意的事项——过程管理

“一纸公示并不能让人百分之百信服,必须加强过程管理。”十里营供电所所长高加庚,在淮安市公司组织的调研中,一语道破所务公开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方向性的问题。他举例指出:“我所老同志较多,曾经干过所长的有7人,总帐会计4人。没有钱时想钱,有了钱时犯愁。2004年底,农电管理所一次性下达了各项奖金福利费用后,我提议,在我本人不参与的情况下,由几名老同志、生产一线的同志,还有后勤和管理岗的四方代表,共同讨论形成一个分配方案,得到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岗位人员的广泛认同。反过来说,如果仅仅由少数人讨论形成一个分配方案,并加以公开,很难说大家心里没有疙瘩。除去一平方米大小的公布栏,平时更应该借助于各项会议,把公开内容的形成过程,加以多方说明和宣传。这样,才能做到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对一些被考核的同志,更应该通过个别谈心的方式,消除隔阂。”

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为使所务公开在今后更加富有实效,目前,该公司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供电所所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侧重强调三条: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只有高度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并且跟踪监督,不断强化考核,才能取得显著效果。二是及时和务实公开是生命。所务公开实行之初,农电职工对公开内容和时效性较为关注,现如今,供电所当月费用审批必须经五级审批后再公开接受大家监督,让职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三是强化考核是根本。所务公开作为农电管理月度工作检查固定项目,当月兑现,当月考核,让全体职工心悦诚服。

小小公开栏,“得失寸心知”。一平方米大小的所务公开栏,为激发广大农电职工参与所务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构建了一个具体而有形的大平台!

(王立军  钱成刚)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盱眙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