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私架高压线 潜规则下的错乱?

  2005-12-19

高压线想架就架,投运的变电站啥手续没有,同一个营业区内两个供电机构同时向外售电,登封电网之乱。

近来,本报不断接到群众投诉,说登封市大冶镇有人私架高压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人身安全。在与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记者共同采访后,12月7日,本报记者又与《大河报》记者一起到登封市进行调查。

个人私架高压线

在当地群众的指引下,记者来到这条高压线沿线了解情况。这是一条35千伏高压线,全长7.8千米,途经大冶镇的5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记者看到,线路多处横跨村民住房,多处与登封市电业局及郑煤集团的线路交叉跨越,线路与树木及建筑物的距离很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沿线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大冶镇松化村村民陈状不无担心地说:“这条线路特别低,老百姓整天在地里干活,要是遇到下雨天,危险性该有多么大。假如把人击倒了,到时候就晚了。”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35千伏高压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为3.0米;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风偏后与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为:最大垂直距离4.0米,最大风偏距离3.5米。而眼前这条高压线很多地方线杆高度不够,与居民住房等建筑物之间安全距离严重不足,有的地方距居民住房不到2米,有的地方几乎挨着树木。

登封市电业局安监科负责人说:“这条线路与登封市电业局及郑煤集团告成煤矿35千伏线路的安全距离都没有达到要求,安全隐患极大。遇到恶劣天气,容易导致线路短路,造成大面积停电,引起电压不稳、电网振荡。”

当地村民讲,这条线路在架设时还存在野蛮施工现象。大冶镇松化村一名村民反映,9月份,这条高压线架到了她家的房子上面,她发现线杆高度不够,准备用照相机拍下来,却遭到施工人员的一顿毒打。在那一段时间里,她母亲都要气疯了,一刮大风,她母亲就喊:“刮风啦,要触电了,赶紧跑吧!”该村村民董金库说:“施工人员砍了我30多棵树,我让他们赔钱,他们不赔。我不让他们上线杆,他们就打我,我因为这还住了3天医院。”

电力安全规程规范要求,输电线路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而在此施工的20多人中,只有包工头一个人持有上岗证,其他人均没有。施工人员无证上岗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相应的技术规范形同虚设,施工人员及线路的安全不能保证。10月26日下午,在线路施工过程中,一名民工不幸触电身亡。而事发现场就在这条35千伏高压线与登封市电业局刘碑变电站刘矿线大桥沟支线10千伏线路交叉跨越处。死者名叫郑福,家住四川省岳池县,今年28岁,家有妻子和一子两女。死者的弟弟目睹了哥哥惨死的过程,弟弟说:“当时在搭钢管架,他往上面跨,脚一不小心碰在了10千伏线路上,砰的一声就从8米高的钢管架上摔了下来。”从钢管架上摔下来后,郑福立即被送往登封市中医院,因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死亡。

那么,架设这条高压线的究竟是谁呢?

负责线路施工的包工头说:“这条高压线是董桂凡出资架设的。”董桂凡,登封市大冶镇人,现任大冶镇煤炭协会会长,是拥有3个煤矿的私营企业主。这条高压线是他出资160多万元架设的,供他的3个煤矿使用。

当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记者电话采访董桂凡,说有人举报他私架高压线时,他说:“啥私架高压线,我自己用我不架?”当问他有没有手续时,他说:“我自己用的,我要啥手续?就不要手续,不用在电力主管部门备案。”

登封市电业局安监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线路没有经过电力主管部门批准,属于私自架设,是国家禁止的。”这位负责人还介绍,即使私人使用的线路,也应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经电力主管部门审批,并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董桂凡投资架设的这条35千伏高压线,应该由登封市行政执法部门拆除。

投运的110千伏变电站 无任何手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董桂凡不仅私架高压线,而且还私建110千伏变电站,并从8月份开始向外卖电。

2003年7月,董桂凡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在大冶镇东刘碑村建设110千伏变电站。该变电站距登封市电业局110千伏刘碑变电站不足800米,设计主变压器容量4×7.5万千伏安,今年6月建成,现投运2×7.5万千伏安,电源为3路110千伏进线,分别由登封电厂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登封电厂集团)自备电厂、东金店热电厂和大冶镇向阳电力有限公司所属向阳电厂为其供电。该变电站没有任何审批手续:没有向登封市发改委报项目,没有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没有经电力主管部门批准,没有办理相关的土地审批手续。

在12月7日面对面的采访中,董桂凡向记者解释了建变电站的原因:建变电站是自己煤矿生产的需要,是大冶镇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建变电站是否需要有关部门审批他是这样认为的:自己用的变电站,自己投资建,不需要国家投资,也就不需要国家帮助。

董桂凡所建的变电站目前向用户供电的线路有10条,其中35千伏电压等级的8条,除向其周围冶炼用户供电外,还有直供至他在大冶镇雅山村建设的35千伏开关站;10千伏电压等级的2条,一条向其周围企业供电,另一条长约2.5千米,贯穿整个大冶镇刘碑工业区6个煤矿。该变电站所供的用户分布情况为:变电站周围7家,其中6家是冶炼用户,1家是铝硅钛厂,均为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夕阳产业”。经董桂凡建在大冶镇雅山村的35千伏开关站向外转供的用户11家,大部分是磨料磨具企业。向大冶镇其他煤矿供电4家,分别为朝阳实业总公司、朝阳公司接替井、郑州集华荣昌煤矿和桂凡煤矿。

据了解,董桂凡所建的变电站因没有纳入大电网规划,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向董桂凡所建的变电站供电的登封电厂集团自备电厂、东金店热电厂和大冶镇向阳电力有限公司所属向阳电厂均未纳入登封电力局域网,不具备稳定的抗风险能力。该变电站运行仅3个月就发生了一次事故,停电3分钟,原因是向变电站送电的电厂熄火了。

登封市电业局安监科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110千伏变电站操作人员至少应是大中专毕业生,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试才能上岗。而他们掌握的情况是,董桂凡所建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实际操作经验比较欠缺。

董桂凡所建的变电站所供4座煤矿的两路电源分属于两个互不联系的调度系统,一个是登封市电业局调度系统,一个是登封电厂集团调度系统。在其中一路电源检修或由于其他原因停电时,如果另一路电源停电,这4座煤矿将有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登封市电业局安监科负责人说:“万一我们维护不上,或者是双方情况不通,到底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恐怕到时候说不清楚。”郑州供电公司调度主任工程师李朝晖说:“双回路电源隶属于两个互不联系的调度系统,出现问题难免扯皮,在紧急情况下,这对用户快速恢复供电影响特别大,而当煤矿发生故障时,停电时间是以秒计算的。”

董桂凡所建的变电站电源进线及35千伏和10千伏出线干线均为董桂凡自己出资委托的施工队伍架设的,在与郑煤集团所属的35千伏、10千伏线路交叉跨越时,一些交叉跨越处的距离明显不符合安全规程要求,给登封大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很大危害。

众所周知,瓦斯和水是造成煤矿事故屡屡发生的重要因素,而瓦斯的排放、水的抽排都需要电能。省安监局煤监二处处长赵海山讲:“煤矿停电八九分钟就可能酿成大事故。”

董贵凡所建的变电站同样不能保证冶炼企业安全生产。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杨国贤说:“如果在熔化阶段停电的话,冶炼炉可能会报废。”

小电网孤立运行

董桂凡私架高压线、私建变电站事情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在登封供电区内,目前已建和在建的110千伏变电站7座、35千伏变电站6座,这些变电站除登封电厂集团下属企业的3个自备变电站和郑煤集团在建的1个变电站外,其余均没有任何审批手续和合法用地手续。

目前,登封供电区由两个互不联系的电网组成,一个是由登封市电业局调度管理与河南电网并网运行的电网,一个是由登封电厂集团所属电厂及供电用户形成的自发自供的孤立电网。登封供电区电厂分为统调电厂和非统调电厂(地方电厂和企业自备电厂),统调电厂3座,分别是华润登封电厂、发祥电厂和新锦综合利用电厂;非统调电厂3座,分布在登封市告成镇、大冶镇和东金店乡。

《电力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供电营业机构持供电营业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方可营业。登封市电业局是登封供电营业区内唯一持有原省经贸委颁发的供电营业许可证的合法供电营业机构,怎么会出现一个登封电厂集团小电网呢?

登封电厂集团的前身是登封电厂,始建于1977年,1989年有了自己的煤矿,1993年铝厂投产,1996年改组为集团公司,1997年铝加工厂投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登封电厂集团逐渐完善了产业链条,形成了能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小市场,实现了“煤变电,电变铝,铝变制品,废渣变水泥”的发展战略。目前,登封电厂集团拥有多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64万千瓦,直接供给登封电厂集团的下属企业和登封市阳城工业园区的多家高耗能企业及附近的煤矿;拥有110千伏变电站7座,主变压器18台,总容量96.53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6座,主变压器3台,总容量9.73万千伏安。

登封电力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无序化情况。登封电厂集团在没有供电营业许可证的情况下违规发展用户,在1996年之前就成立了专门对外售电的供电公司。1996年,登封市电业局以《电力法》的颁布为契机,接收了登封电厂集团对外售电的阳城变电站,登封市人民政府召开专门会议,抑制登封电厂集团对外发展用户。但是,登封电厂集团对外售电至今仍呈增长之势。

登封电网无序建设,严重威胁到电力安全生产

登封电厂集团电网孤立运行,与河南大电网联系薄弱,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郑州供电公司调度主任工程师李朝晖分析说:“这个电网特别小,有一台机组或一部分负荷甩掉,就可能造成整个网络崩溃,长时间不能恢复供电,对煤矿负荷影响特别大。”2004年11月12日,登封电厂集团1号炉主汽门突然关闭,造成紧急停机,该集团东金店热电厂、自备电厂、一厂全部停电,全网瓦解。后经登封市电业局提供电源,该集团电网才恢复正常运行,但整个过程历时11小时56分钟。此外,早在1996年1月,登封电厂集团就发生过全网瓦解的事故。

管理困难,事故隐患多。登封电厂集团直供用户线路架设前没有经过统一的设计规划,架设未经审核验收,普遍存在对地安全距离不够、线路交叉跨越等安全隐患,造成这些地区经常停电,事故频繁发生。另外,这些线路还为登封电力的统一调度设下重重障碍。

潜规则下的错乱?

登封电网无序建设,登封市政府有关部门如何看待?记者就董桂凡私架高压线、私建变电站一事进行了了解。

登封市电业局营销部负责人说:“董桂凡所建的变电站,没有经过批准,没有正规的手续。我们是企业,没有执法权,只能向有关部门反映。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得到解决。”在董桂凡建设110千伏变电站初期,登封市电业局就多次向登封市领导汇报,该市领导明确表态不允许建设,但并未能有效制止董桂凡的行为。8月,董桂凡所建的110千伏变电站投运,登封市电业局再次向登封市政府打报告,“上书”董桂凡私建变电站违法经营供电业务事宜,但问题仍然迟迟没有得到解决。

第一次与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记者一起到登封市发改委采访时,登封市发改委负责人对记者说:“一句话新闻:我不知道,也不清楚,你该找谁你找谁。作为一个企业,他们不会向我报告。”当记者问:“董桂凡建变电站是要审批的,而审批应该在你们这儿吧?”登封市发改委负责人一听有些急了:“他没有告诉我,你现在谈这些我也不清楚,没有法律要求我对他这种作弊行为要负什么责任。他们没有申报,我们也没有审批。”第二次与《大河报》记者一起到登封市发改委采访,这位负责人不在,我们采访了固定资产投资科李科长。李科长说,他们已经知道了董桂凡私建变电站、私架高压线一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他们已经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正等待着上级的处理决定。

在登封市国土资源局,记者采访了执法三队冯队长。

冯队长:“没有见到这座变电站的相关手续。”

记者:“你们去查过没有?”

冯队长:“去查过,那边负责人说领导不在。”

记者:“下发处罚通知没有?”

冯队长:“下发了。”

记者:“有什么效果没有?”

冯队长:“没效果。”

记者:“采取其他措施没有?”

冯队长:“给领导汇报,看领导咋说。”

记者:“可现在他的变电站已经建成投运了。”

冯队长:“他一意孤行,现在谁都不理。”

在登封市大冶镇镇政府,一名副镇长接受采访时表示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他说,他知道董桂凡这个人,但董桂凡建变电站办过手续没有,他不太清楚。

既没有在登封市发改委立项,又没有向登封市国土资源局申报,啥手续都没有,董桂凡就这样建成了一座变电站。这不禁让记者想起了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记者暗访时董桂凡所说的一段话:“变电站啥手续都没有,告我也是白搭,地方政府支持我。只要地方政府支持,其他都不用管。”

事情真像董桂凡所说的那样吗?记者不得而知。

据了解,董桂凡私建变电站、私架高压线一事已引起郑州市政府的重视,郑州市政府要求登封市有关部门进行整改。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电网建设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