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平平淡淡谈不出好的经验,认认真真降低低压线损,追回的是10万度电损耗。对含山供电公司东山供电所来说,线损能降低5%,离不开“降”字当先。
东山供电所供电量,今年才突破200万kwh。10万kwh的电量降损,意味着增加约6万元售电收入。抓线损考核到位,实行线损“四分”管理、加大反窃电力度,这些通常的做法,在这里因体现一个“真字”、伴随一个“实”字,带来一个“降”字。
考核重一个“严”字。在该所,降损是考核重头戏,与电费回收一样,完不成预订的指标,“一票否决权”的千斤份量,谁得掂得出轻重。因为当地供电量基数太小,每一度电的损耗,都与台区电工的利益捆绑,所以降损必须从细节抓起。要注重从小事抓起,鸡毛蒜皮也要算,决不容一丝一毫的“跑、冒、滴、漏”。
管理恋一个“专”字。在该所,线损“四分”管理常态化是管事,而管事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岗位敬业、专心致志。2004年全所没有查获一起窃电案件,农电工们坦率地说:“没有查到窃电,绝不等于没有窃电”。今年仍没有查到一起窃电案件,农电工们则真心地说:“是管理措施严了,检查方法多了,没有窃电是因为窃电难了”。
东山供电所供电区域地形复杂,多年来因资金紧张,很难通过投入地增加,走技术降损的捷径。况且,大量技术改造资金与降损的回报相比,以成本精算,也不够经济。因此,该所降低线损,今年仍是一条腿“跑”路,即通过管理走“跑步”降低线损之路。管理在“严”、“细”、“实”上做文章。
从约17%的较高综合线损,猛降低12%以下的综合线损。东山供电所看似没有经验,实则反映管理体现效益这个道理。在该所降损实践的背后,关键就是抓住细节,增强控制力与执行力,真正做到管住事,加强对人的管理。
(安徽省含山供电公司 张晓葆 刘庆华 郑建设)
标签: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