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攻艰破难、大放异彩的一年,该厂发电量、营业收入、利税、安全生产四项主要指标全部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实现安全生产2214天,继续保持着首台机组投产以来的连续安全生产纪录;年发电量首次突破70亿千瓦时大关,创建厂以来最高纪录;年企业总营业收入和实现利税均实现了新的突破。
四项突破来之不易。2005年,莱城电厂在两台机组大修,两台机组小修的情况下,超额完成了发电任务,并三次刷新单日发电纪录,创造了日发电量2746万千瓦时、机组负荷率为95.36%的历史最高纪录;尤其是在煤价上涨,成本提高的不利因素下,利税实现新的突破,更加难能可贵。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莱城电厂得以实现四项突破的“法宝”。
2005年初,莱城电厂以莱城电企[2005]1号文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实行对标管理、降本增效,全面推进营运改善工作的决定》,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厂长刘传柱亲自担任组长。
把“营运改善”列为“一号文件”,作为头等大事、重中之重,传递出两层意思:一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煤炭、环保成本费用的增加,发电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二是电力市场竞争激烈,电厂本身必须不断降低成本,才能增强在竞价上网中的竞争力。
“省下的就是赚下的。”提高利润,最根本的还是要降低成本。在莱城电厂,煤的成本占到了近70%,煤炭问题是影响企业利润最关键的因素,降低煤耗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
2005年4月,该厂抓住2号机组大修的机会,依靠科技改造,对2号锅炉进行了预热器密封改造,调整了运行方式,使每千瓦时的耗煤量下降了0.08克。仅此一项改造,一台机组每年节省标准煤140多吨。若对其它机组全部进行改造,四台机组每年可节省560吨标准煤。通过科技改造和内部挖潜,2005年,该厂全年供电煤耗比承包计划降低1.64克,与去年同期降低1.94克。
此外,该厂通过管理节能、精细化管理,积极优化运行方式,细化机组启停时间,多渠道降低厂用电率。2005年12月28日,该厂#2机组调停后按照细化后的方式开机,比正常开机时间缩短3个小时,创出自建厂以来开机时间最短纪录。由于开机时间缩短3个小时,以后机组每次按这种方式启动,都能节约厂用电约2万千瓦时,一年下来就节约厂用电30多万千瓦时。2005年,该厂厂用电率完成5.72%,比6.1%的机组设计值低了0.38个百分点,使厂用电大幅下降。
在多种产业方面,该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又投资300多万元扩建了粉煤灰工程。该厂原来两套系统主要用于2号、4号炉原灰收取,新增的两套分选系统主要用于1号、3号原灰收取。2005年6月10日竣工投产后,四套分选系统可同时在线取灰,粉煤灰日产量由原来的450吨增加到680吨,产品销往济南、章丘、泰安等地,用于制作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的灰渣砖,代替黏土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如此辉煌的成就,莱城电厂的干部职工没有沾沾自喜,停步不前,而是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新年伊始,该厂又提出了2006年创建“华电集团系统百万千瓦等级示范电厂”的宏伟目标,力争成为系统内同类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标杆,继续在同行中领跑。
(边向东 马志国 王贵成)
标签: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