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海东告别无电村历史1614个行政村全部通电了

  2006-02-10

2006年1月24日,虽然离除夕还有四天的时间,但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乡牙什扎和贡什加村的藏族群众却载歌载舞,庆贺村子通电。自此,海东地区1614个行政村全部通电,告别了无电村的历史。

地处深山的牙什扎和贡什加两个村有277户藏族群众,祖辈过着背水背柴、点煤油灯的生活。现代社会,离他们还是那么遥远。2005年11月12日,青海省电力公司将牙什扎、贡什加村的供电事宜下达为海东供电公司第三批农网改造项目。此项目引起了省委、省政府,海东地委、行署以及化隆县委、县政府的关注。海东供电公司总经理胡海舰、纪委书记才华杰陪同海东地委书记王小青、化隆县政府领导到现场调研,协调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要求一定赶在春节前让村民们都用上电,看上春节联欢晚会。

2005年11月3日,海东供电公司农电工作部与设计室一同进驻牙什扎和贡什加村进行现场勘察,确定供电方案。11月25日,海东天润电工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队正式进驻施工工地,通电工程进入实战。

施工开始了。但施工难度之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首先是材料运输难,运电杆、导线的大卡车到了牙什加的山底下就开不上去了。而从山底到施工现场还有10公里的山间小路,小材料只能靠手扶拖拉机运上山去,而428根电杆和10吨重的导线就只能靠人力了。施工队员和两个村的群众冒着严寒,磨破了肩,磨烂了手,硬是肩扛手拉,把电杆电线运到了工地上。在短短的十余个工作日里, 要在冬季的冻土层里栽上428根电杆,还要架设10公里10千伏线路和20公里的底压线路,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村民们早日用上电,40个施工队员在凛冽的寒风里顽强地工作着。施工过程中,海东供电公司局长胡海舰、党委书记孙义刚以及党政工团领导先后到工地看望慰问施工人员,鼓励他们发扬海东供电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确保工程按期完工,保证村民在春节前用上电。

2006年1月24日,海东地区最后两个无电村终于通电了。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投资额160万元,架设10千伏线路18.l公里,380/220伏低压线路12公里,架设变压器5台,容量280千伏安。这体现着党和政府对山区农民的无比关怀。

 

(作者 严瑜 王昶)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海东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