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02月20日,通许县供电局在客户座谈会上一改过去只听取客户意见与建议的老“程式化”方法,该局领导在表示诚恳接受客户意见,努力改进工作的同时,也“礼尚往来”,给在座的客户提“意见”:一是希望他们尽量更新配电设施,早日与主网设备接轨;二是加强现有配电设备的技术管理;三是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安全操作程序。“意见”一提出,不仅没有引起现场客户的反感,相反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众所周知,每年召开客户座谈会,听取客户意见与建议,在供电企业已成惯例。实践证明,这对供电优质服务有着较大促进作用。然而,这样的会议,由于缺乏实质性互动,“座谈”的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为什么客户座谈会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日益明显?笔者认为还是人们对优质服务的理解存在偏差。客户座谈会是请客户来“挑刺”的,怎么可以给客户“挑刺”呢?客户是上帝,怎么可以得罪上帝呢?
其实,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是没有止境的。随着供用电环境的改善,沟通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通过客户座谈会这种形式,互相提意见和建议,就是一种应该坚持和深化的形式。而作为供电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给客户“提意见”,
促进其工作,决不是“管得宽”,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替客户着想,只有这样,才能架起企业与客户之间相互信任与理解的桥梁。
(通许县供电局 吴海涛)
标签:通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