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过去我们农电工党员总感到没人管,现在有了党小组,心里踏实了。”这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山东嘉祥县的农电工党员最爱讲的一句话。自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嘉祥县供电公司11个供电所先后成立农电工党小组,让农电工党员有了“家”。
农电体制改革后,随着乡镇供电营业所的人、财、物管理权的上交,农电管理机构设置和农电工队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乡镇供电所党员分布零散,部分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党员活动难以开展,农电工党员的先进性难以体现,党员的权利、义务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改变这一状况,嘉祥供电公司党委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强化对农电工党员管理。
建立供电所党小组
公司党委与地方乡镇党委协商,建立供电所基层党小组,每个供电所成立一个党小组。即按乡镇供电所的设置成立11个乡镇供电所党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专(兼)职组长,各小组归县公司农电支部管理,农电支部属县公司党组织统一管理。实行“两管三不变”:管思想教育,管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党员的组织关系不变,党费缴纳地不变,参加地方党组织活动不变。在聘农电工党员的发展纳入供电企业党员发展计划,由农电支部进行培养,成熟后报县公司党组织审批,由县公司统一发展。农电工党员解聘后,由所在支部将其党组织关系转回其原所在地党组织。
建立健全农电工党小组制度
每个供电所党小组都认真落实党的组织制度和学习制度,党小组活动正常开展,党员之间定期交流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勉励,共同提高,增强了党性意识。
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
党小组建立以后,农电工党小组划分了党员联系群众责任区,实行目标管理,所包责任区内的指标完不成,直接和该党员联责考核,加强了党员参与农电管理的积极性。如综合农电工党员的建议,推出的"两制三个一"工作法,其具体内容是:"两制"即形象识别制和上岗挂牌制。将农电工的照片、姓名、和服务电话等内容制成图板,在农电工服务的村进行公布;为农电工制作了工作牌,工作期间挂牌服务。"三个一"即一张工作卡、一块抹布、一幅脚袋。这一工作法实施以来,农电工的工作态度、服务意识、业务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农电工党小组的建立,使农电工党员的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并带动了农电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农电工作得到了加强。目前,全县11个供电所有10个供电所被评为省级示范窗口单位,1个供电所被国家评为“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示范供电所。
(济宁供电公司 邵博 王清卫 李晓密)
标签: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