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虽然已过了有些时日,可是,霞浦县海岛乡的群众,至今还在念叨着供电公司的好。原来,1月23日下午,海岛线路速断保护动作跳闸,西洋岛连接外部的唯一供电通道出现故障,岛上共有3个行政村,1800多户居民面临春节期间停电的尴尬状态。省电力公司、宁德电业局和霞浦县供电有限公司立即外调了两台柴油机组,运送到岛上每天耗资50000多元,保证了供电,确保西洋岛8000多群众过上一个明亮、欢乐、祥和的春节。
这是我市供电体制改革后,供电单位开展“创人民满意电业局”活动中,许许多多生动事例中的一个。
改制前,宁德地区的供电以自发、自供为主,实行的是自建、自供、自管的“三自”管理模式。由于资金匮乏,电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电网规划不尽合理,造成宁德电网网架薄弱,资源不能得以充分利用;同时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管理方法比较粗放,在人员配置上不合理,农电关系电、权力电、人情电的“三电”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供电模式错综复杂,存在直供、自供、转供等多种供电方式,供区交叉,中间环节多,存在“一区多价”现象,严重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
几年来,省电力公司累计投入13亿元,建设和改造宁德全市电网,逐步把宁德电网由供电无保障、可靠性低的孤立小网,建成与省电网、华东电网连接的安全稳定的强大电网。先后建成220千伏蓝田、桐城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前岐、秦屿、斜滩、前陶等输变电工程;一、二期10千伏农网改造工程程涉及9个县(市、区),116个乡(镇)、2140个行政村,受益农户60.9938万户,受益人口244.38万人,行政村网改面近100%。共架设和改造10千伏线路3930.7491千米,低压线路8156.2564千米,更换及新增配变5011台,有效保证了网改的覆盖面和改造工作的彻底性,使全区农网运行质量和安全运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网改后农网供电可靠率、客户端电压合格率分别提高了9个和15个百分点。高、低压线损率分别下降了14.2个和22.9个百分点。
几年来对宁德市的投资规模超过历年来在宁德电力建设投资规模的总和,有力地推进宁德市农村现代化进程和改善宁德市的投资环境。
通过电力体制改革,也有效地服务了“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改制,取消了原闽东老区水电开发总公司直属供电分公司的中间供电环节,北部五县(市)供电企业每年可减少购电成本6190万元。实施农网改造前各县(市、区)平均线损高达27.02%,改造后各县(市、区)平均线损为11.97%;改造改前各县(市、区)平均电价为0.89元(个别乡镇电价高达1.20元),改造后实施同网同价,并进行了电价疏导,严格执行电价电费政策,杜绝了搭车收费以及“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各县(市、区)平均电价降为..57元,仅此一项每年可减轻农民电费负担近亿元,受益农户609938户。特别是蕉城区公司上划省公司管理后,用户享受到直供区的电价,每年降价总额在2100万元以上。电价的降低,使农民群众真正感受电力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实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用电量比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前有明显的增长,年均增长超过30%。通过改制,也解决了政府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几年来,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了青山岛、三都岛、浮鹰岛海底电缆。投资近2000万元对偏僻的自然村,农林场等进行了农网建设与改造,结束了近2万人长期点“油灯”照明的历史。
改制也促进了行风建设更上新台阶。全市供电企业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设立24小时电力故障抢修电话,不断加强对供电企业职工的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基层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改进业扩流程,推进95598电力服务热线和客户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宣传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规定”、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以开展各式各样宣传活动不断创新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内容,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规范、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使广大人民群众更轻松地享受到快速便捷、优质的服务。各县(市)公司行风建设连续多年均进入属地前三名。
供电体制改革的成效,正如陈荣凯市长所说的:改制打破了小规模、低层次、自成体系、自供能力弱、资源利用差的格局;改制强化了电网建设,优化了电网布局;改制在理顺电价关系的同时,也规范了企业经营,有利于电力企业发展。
(记者 李健平)
标签: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