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村的三件喜事
(本网讯)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点,消除贫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河口区供电公司以“牢记宗旨,服务群众”为宗旨,多干农民盼望、受农民欢迎、能给群众带来实际利益的好事实事。在帮扶工作中,他们确立了“解困难、助发展、办实事、见实效”的工作方针,按照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的要求,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建设,改变村容村貌的文明新风建设,规范有序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努力为寿光村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近年来,该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小组和群众家中,通过与村委会座谈、和村民拉家常等形式,了解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2005年9月3日,是河口区寿光村 “三喜临门”的日子:“饮水工程”结束了村民几十年来吃不上干净水的历史,村中心路得到修缮,“文化大院”落成典礼。这三件事意味着寿光村建设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跨入了一个新的时程。
喜事一:将自来水引进农民家中
2004年9月,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在调查走访中得知寿光村村民吃水困难,水库储水量小,水库周围没有围子,一下雨周围的污水积水都流入水库,导致水质变差;并且水库离村较远,村里没有自来水,村民吃水需要跑很远去挑水,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多年来村委会虽然一直想解决这个难题,却由于缺乏资金,无力解决。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公司筹措资金近10万元找工程队为村里修缮水库,把水库面积扩大了一倍,并且在水库四周砌起了砖围子,改善了水库的卫生条件;又铺设了自来水管,安装了净化设备,将清洁的自来水引到了每户村民家中,解决了村民几十年无法解决的吃水难的问题,消除了困扰寿光村老百姓多年的一块心病。
喜事二:为寿光村发展铺平道路
针对寿光村水、田、路、宅、渠建设规划不合理、设施短缺和陈旧落后的实际情况,去年公司在农网改造任务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多次派人深入调查,科学考证,合理规划,在财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投入人力物力,改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7月中旬,公司领导到该村走访时,正赶上村里修路。在与村委会主任朱同山同志谈话中,得知村里有一段高压线路挡在路基上,影响整个村的设计规划。为解决这一问题,确保长远发展,该公司组织施工人员查看现场,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线路改造方案。2005年3月,无偿投资2万元为寿光村挪电杆7基,架设10kV线路1千多米,并将村变压器进行挪位,为寿光村的发展致富铺平了道路。
喜事三:建设高标准文化大院
为加快寿光村创建文明小康村的步伐,提高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05年该公司筹措资金36万元,为该村新建起高标准的“文化大院”, 经过230余天的紧张施工,寿光村文化大院于2005年6月25日竣工,并举办了工程竣工典礼。竣工典礼结束后,公司团委又购买了农业养殖、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科普书籍100本、文学类书50本,代表公司捐献给村文化大院,并协助他们举办了“寿光村第一届科技培训班”。一桩桩一件件的好事、实事,赢得了村民的敬重和爱戴,为了表达感激之情,2005年4月4日,义和镇寿光村党支部书记王维旭受全村村民委托,将一面写着“谋利益情系人民群众,办实事共建美好家园”的锦旗送到了河口区供电公司经理燕清然手中。这充分回应了该公司与当地人民亲如一家的密切关系,更表达了村民对公司高度重帮扶工作的感激之情。
(河口区供电公司 王洪玉)
标签: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