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电力公司以服务广大农牧民群众为己任,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电工作,努力建设农村电网,提升农电管理水平,在“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征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十五”期间,我省的农电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两改一同价”的历史机遇,投入资金31.87亿元,在全省42个县(市、区)开展了农网改造与建设工作,其规模比建国50年来农网投入的总数还要多。共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变电站25座,增容86.87万千伏安,线路1205.2公里;35千伏变电站100座,总容量17.076万千伏安,线路2045公里;10千伏线路9974公里;建成标准化配电台区9212个。现在全省31个县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减轻农牧民负担1.5亿元。同时,省电力公司借农网建设改造之机,安排资金2.2亿元,解决了7个无电乡、78个无电村、8.4万无电户,共计40万无电人口的通电问题。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协调发展”的原则,青海省电力公司积极修订和完善“十一五”农村电网发展规划,并争取纳入各级政府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之中,使电网建设与新农村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相互衔接,协调推进。编制的青海电网供电区域通电建设实施方案显示,在“户户通电”实施过程中,将建设11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线路470公里;35千伏变电站24座,35千伏线路1212公里,10千伏配变1173台,10千伏线路658公里,共需投资13.284亿元。力争到2009年,解决供电区内4.69万户,约21.58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实现电网延伸范围内,基本达到“户户通电”的目标。
(作者 邸若愚)
标签:青海,电力,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