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感觉很美好:步入乡村感觉是进了城市。而要找到这种感觉,必须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3亿人口,9亿在农村。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现这一目标,农电,无疑首当其冲。
新农村建设必须有新农电支撑,新农村建设也为新农电提供了广阔的电力市场。国家电网公司今年提出全面推进“户户通电”工程,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履行电力普遍服务的社会责任。前几年的“两改一同价”工程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促进了农电事业的长足发展,但农村电网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安全、可靠、优质供电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农村低压电网改造结束几年来,电力设施不断老化,加上农村低压线路及设施运行环境较差,促使老化速度加快,增加了低压电网隐患。所以,建设新农电必须加大力度。农网建设投资巨大、周期长、回报率低,应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农村电力发展基金。同时,抓好农村电网规划,提高农网安全可靠性,着力解决农网建设与改造中的遗留问题,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农电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农网改造的覆盖面。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尝试以市场化方式经营农村电网资产,在保障农村电网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不断发展新农电。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将农电建设推向一个崭新阶段,必须发挥农民的作用。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抓好宣传动员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农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支持农网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应注重推广湖北荆门在各县(区)、乡镇建立“农民用电者管理协会”的经验,形成定期议事工作机制,解决农村用电中的实际问题。荆门麻城供电所在协会的帮助与支持下,推广配电装置远程控制器,利用新设备、新技术及时发现和排除线路及设备故障,提高了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这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方式。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一支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电工队伍。依靠“农民用电者管理协会”和农电工这两股中坚力量带动广大农民关心农电,维护农村用电,建设新农电的事业就能落在实处。
有了新农电的支撑,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就有了基本的物质保障。经过艰苦奋斗,人们就能找到步入乡村如同进了城市的美好感觉。
(闻泽)
标签:日照,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