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漳县供电公司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当前营销形势与现状,积极查找问题并制定相关措施,规范营销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管理,增加效益,用管理和服务提高效益。
建设坚强电网 实现增供扩销
该公司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坚强电网,满足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提高全县电网健康水平,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电网投入,为实现增供扩销夯实基础。
为满足用电增长需求,投资300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配变103台、容量16575千伏安,新架低压线路4.5千米,更换表箱9800个,新装二级漏电保护器960块,提高了农村安全用电水平;投资100万元,完成了杜村、称勾两座35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完成柏鹤、前屯等5个35KV变电站的主变调换安装、投运等工作,解决了变电站主变超负荷问题,满足了全县的用电需求。
为省市县重点项目开辟用电“绿色通道”,配合高速铁路项目,做好电网线路的迁改和前期规划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组织技术人员提前完成了10千伏线路迁改14处和4条35千伏线路切改工作;为新上项目增加配变48台,对全县重点项目:邯郸市啤酒厂、县污水处理厂、鼎力特钢等重点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跟踪服务,有力支持了全县项目建设,这些企业的投产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为加强运行管理提高设备供电可靠性,制定新的管理办法,规范变电站设备倒闸操作,合理调度主变运行方式,增强供电可靠性。一是加强变电站和线路设备的正常巡视和特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减少了跳闸次数;二是加强计划性管理,减少非计划性停电检修;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心,缩短事故抢修时间和设备检修时间。全县19条35KV线路实现了全年安全无事故。
规范经营管理 提升经济效益
该公司大力开展用电抄核收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营销管理基础工作,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抄核收“五分离”为重点,以节能降损为手段,以精益化管理为目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集中抄表实现标准化。一是修订完善了《抄表工作管理制度》、《集中抄表工作措施》等7项管理制度和流程,重新制定印发了《低压用户管理办法》,并对低压数据库中7000多户冗余数据进行了清理、对核算流程进行了优化;二是抄表中遇到的钉子户、难点村,联合司法机关进行查处、治理,对个别配合不力的农电工进行了辞退;三是投资13万元购买了抄表器和可伸缩式抄表仪,实现了免登梯抄表,提高了工作效率,原来每人每天抄表200多块提高到每人每天抄表400多块;四是适应抄表工作的需要,对高、低压算费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减少了核算差错率的发生。通过集中抄表解决了乱收费、乱加码问题,做到了应收尽收,2009年千度电价为539.89元、同比升高6.92元,全年增加效益219.68万元,抄表中心标准化建设通过了省市公司验收。
严格线损管理。一是充分利用35KV远抄系统和配变远程负控装置,实时监控各种数据,并对新增的一般工商业用户及大工业用户全部安装高压远程预付费装置,实现用户数据在线计算、分析;二是重新制定了营销指标考核管理办法,每月召开线损分析会,利用每季召开的经济活动分析会,对线损出现异常的线路和台区进行分析,查原因、订措施,加大对线损指标的管理考核力度,确保了线损率稳中有降;三是依法依规追补电量,去年共处理烧毁表计121起,追补电量1.83万度。
加大电费回收力度。为加快电费回收,减少经营风险,该公司制定了《电费回收管理暂行规定》,每月对电费回收考核排名,对前5名的供电所分别给予1000-5000元的重奖,极大地带动了各供电所电费回收的积极性,不仅缩短了电费回收时间,而且减少了电费的拖欠,2009后半年加速了电费资金周转,确保了公司资金安全。
扎实开展“三节约”活动。为深挖潜力、增加效益,该公司多项措施开展了“三节约”活动。一是通过公司网站信息进行宣传、征集“三节约”建议,并向省市公司展示公司“三节约”活动中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成果,营造“三节约”浓厚氛围;二是将“三节约”活动与用电稽查紧密结合,全年查处窃电22起、追补电量5.1万千瓦时、追补电费2.5万元、收取违约使用电费8000余元,查处违约用电29起、涉及电量2814千瓦时、追补电费2236.89元、收取违约使用电费3554元,挽回了企业利益;三是开展拆旧物资再利用,规范了废旧物资管理制度,设立了废旧物资回收保管专项仓库,仓库保管员每周向财务部上报废旧物资回收情况,为公司节约资金150万元;四是为各单位购置内部移动通讯电话,制定电话费用管理办法,月平均降低电话费用3000元左右;五是改革公司招待费管理办法,建成“科鑫苑”职工餐厅,公务接待全部在职工餐厅就餐,全年节约招待费20余万元;六是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办公室加强油修费管理、实行单车考核,压缩办公费用开支、严格费用审批程序,节约资金18万元。公司全年在“三节约”活动中共节约各类资金263.36万元。
创新管理机制 焕发企业生机
该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激励措施,加强了基础管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一是以“奖罚结合,奖励为主”为原则,制定了公司《安全累进奖管理办法》、《日常创新考核管理办法》、《农村电工管理办法》和《电费回收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奖惩制度,对公司重点工作:如安全生产、电费回收、线损管理、标准化建设等,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取得优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充分调动起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二是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修订完善各类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公司《业绩考核管理办法》、《中层干部管理试行办法》,制定了公司《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细则》、《请休假规定》、《机关办公大楼管理办法》、《督办工作管理办法》、《新闻信息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夜间值班制度的通知》等五十多项管理制度和办法,这些具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提高了职工待遇,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焕发了生机。
注重选拨优秀人才。在公司中层干部任用上实行竞争上岗。通过演讲比赛、技能竞赛、民主测评等项程序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从过去的“伯乐相马”改为“马场赛马”,给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水平和能力的平台,去年8月份68名中层干部及职工参加了竞聘。最终10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成为公司发展的新生力量。
日常管理较大改观。为鼓励职工想事、干事,创造性工作,推进标准化建设,公司制定了《日常创新考核奖励办法》,单位奖励项目设立了优秀奖和进步奖,个人奖励项目设立创新贡献奖,公司成立评选委员会,定期对申报的创新项目评选出周奖、月奖和季度奖,根据评选结果分别给予200元至5000元的奖励,鼓励职工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创新、踊跃提出合理化建议,营销部计量中心申报创新项目“电能计量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应用”,通过改进和应用计算机对计量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电能表运行位置的跟踪管理和电能表分类统计核算;农村用电部创新项目“照明预付费电能表管理系统”,建立了电能表售电数据库,保障了公司电费安全,通过开展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实现公司与职工的双赢。
科学合理严格考核。各基层单位根据公司制定的各种奖惩办法,按照月、季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同时要求各单位打破“大锅饭”的传统分配方式,细化制定本单位各岗位人员的二次考核办法,责任到人、奖罚到人,达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管理效果。
提升服务水平 挖掘市场潜力
该公司高度重视农村电力需求,大力挖掘农村新的用电市场,围绕家电下乡,为农村用电客户提供安全用电、科学用电和家电使用知识,为农村用电客户提供特色供电服务;在各供电所开辟“家电下乡”绿色通道,简化报装服务手续,成立“家电下乡义务服务小分队”,走村串户,主动上门义务为村民检查线路、安装漏电保护器等;开展了“服务标准化,满意到万家--迎祖国60华诞”大型活动,宣传安全用电、电费电价等有关知识和政策,宣传公司各项服务承诺,现场发放电力宣传材料35000多份、征求意见3300人次,开展志愿者服务8次,解决群众用电难题;在收费高峰期增加临时收费窗口、延长工作时间、开展了代收电费业务、安装自助缴费机,方便广大客户缴费用电;结合业扩报装、投诉举报、故障报修、客户咨询等四个方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布《优质服务数据分析月报》,通过直观的数据分析掌握公司优质服务工作动态,该项举措受到市公司领导的赞扬;开展流动举报投诉受理站活动,由中层干部带队现场受理用户用电咨询、投诉举报,全年共开展活动190次,发放宣传资料8600余份,服务群众4600人次,受到广大客户的称赞;五是聘请了21名电力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倾听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在全县组织开展的民主评议大会上,通过群众现场填写问卷、现场统计、现场公开评议结果,该公司再次获得2009年行风评议“第一名”。
该公司一方面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抓住市场与客户这两个要素,面向市场,研究市场,关注客户,服务客户,增供扩销;另一方面肩负起服务社会大局,服务广大客户,服务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为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标签:临漳县供电,抓管理,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