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内改外建是关岭电网建设取得成绩的实践经验

作者:姚旭    2010-05-21

1999年,当中央的民心工程“两网改造”实施后,关岭电力在全县辖区内逐渐取缔了“电网线网蜘蛛网”的电力混乱供电局面。可由于当时网改涉及面广、初步设计方案不具体、规划不全面、还有到位资金有限、加之那时的技术人员素质及用户的用电情况估计不足等等原因,使我县的农村电网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下面我就根据三年来上关变电站的开关跳闸记录、上关供电所农村供电抢修记录、客户意见记录和设备故障报修记录等,从这些记录中我们不妨可以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

调出上关变电站10kV农村上落线近三年来的历史记录来看: 2007年全年共跳闸28次,平均每月则跳闸2.3次,故障类为线路故障,停电时间(不包括计划停电时间)约为94小时;2008年,全年共跳闸17次,平均每月跳闸1.4次,停电时间约为51小时;2009年,全年共跳闸9次,平均每月跳闸0.7次,停电时间为18小时。农村供电可靠率2007年是96.77%;2008年是97.23%;2009年是97.66%。抢修记录中07年该条线路共进行37次,其中25次抢修、12次巡视,08年共是21次、其中6次抢修、15次正常巡视。09年是14次,其中2次计划检修、12次正常巡视。从这一系列的记录数据可以看出,供电可靠率在相应上升,而停电次数则逐渐下跌。大家心知肚明,这样鲜明的对照反映了关岭电力公司在这几年中电网建设的丰功伟绩。

“内改外建”是关岭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中心的总体思路。内改就是指公司的中转负荷变电站而言要进行技改,而外建则是指供电设备和线路。为了让关岭电网达到南网提出的“以提高用电户供电可靠率为主,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促进科学电网建设”。关岭公司的领导和电网建设的同志们找出了“内改外建”的好办法。因为在关岭我们电力面临的情况是:农村供电线路过长,居住不集中,且自然条件差,山高路陡、不走此路是行不通的。

先看变电站情况:上关、花江、八德、永宁和岗乌在5座35kV变电站都很成功,运行人员在维护上减轻了负担和时间、操作很方便,特别是杜绝了站中运行人员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而各站配置的综自装置和远程设置,也在为关岭电力公司变电站在向无人或少人值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看供电所现状:在07年以前,供电所整天忙忙碌碌,所长有时候都要亲自上杆或装表接电,而农电管理员们是左边背工具右边扛爬杆工具。如今呢?由于电网建设好的作用,不要说所长不上杆,就是农电管理员都很少上杆了。他们身上除了抄表底卡外、就是电费收费单据,工具都很少带。用供电所的话就是带也是多余的、因为现在到处都是好的、根本没必要。是的啊!前几年我们走进村子时,见到的外线工们不是架线就是立杆,挺苦挺累的。可如今电网建设好了、不要说上杆换线、就是说校杆打根拉线都没有。

我们不妨看看电网建设在调度信息方面的成绩:以往下调度命令后、老是提心吊胆的、怕下面操作时发生事故。因为下完调度指令后就要等操作人员操作,自己看不清操作情况是否正确。如今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几乎站中操作在技改时都安装了五防系统,还有自己可以在关电系统调度中心进行看清楚操作人的操作程序是否正确。

最后我们从侧面来看用电户的情况:由于前几年电网结构不合理,防御能力薄弱,致使部分电力用户对我们的供电不满意。那时候的我们真是费力不讨好,做了也是白做,可不做又不行。因为由于电网的自身原因,导致了爱停电和不能正常供电现象。我还记得朋友们都爱说的一句话是:出了名的关岭县、不是停水就是停电。可人家说的是事实,我们也无话可说,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可眼下呢?即使是停了几天水、我们的供电还是没中断。这些都是来自于关岭电网建设的成绩啊!

在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面前,关岭电网建设者们和公司领导没有流露出骄傲和自满。他们一如既往地努力,全心全意地按照“强本、创新、领先”的发展思路统揽全局,带领我们在向更好的方向迈步前进。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电网建设,安顺关岭电力公司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