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安徽省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十周年庆典大会上获悉,宁国供电公司总经理余宗斌再次蝉联“年度宁国发展功勋”荣誉称号。这已是该公司总经理连续六次获此殊荣了,作为一个山区县(市)供电公司,在环境和资源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何连续六年都能得到如此殊荣?笔者就此进行了专题探访。
跨越发展:提升企业发展能力
企业要发展,队伍必坚强。自2004年以来,宁国供电公司在总经理余宗斌和其领导的班子成员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安徽农电“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一强三优”发展目标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以宁国市政府提出的“转变转型、跨越发展、富民强市”这一决策,以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理念,以创建和谐企业为主线,以企业发展紧跟政府发展方向为抓手,瞄准省内先进县市和江浙发达地区。牢牢抓住安全、发展、服务三项工作为重点,以“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创新发展,企业一年迈出一大步。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目标,加大人才的管理和培养。2004年以来,宁国供电公司人才密度较过去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如今,宁国供电公司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65人,较2004年105人上涨了57%。数字增长的背后,得益于该公司加强人才培养的策略。近年来,该公司先后与安徽电气工程职业学院联合开办大专班、与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管理人员培训班。通过学习和举办各类管理人员培训,切实提高企业各类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该公司还积极构建“赛马”机制,通过开展公开竞聘上岗的机制,对中层干部、机关管理人员、供电所长等职务进行终结,然后再进行公开竞聘,不拘一格选拔人才。2010年公司共有29名优秀管理人员走上了中层干部岗位,18名业务精英走上了管理岗位,10名优秀的农电管理员工走上了供电所长的岗位。中层干部平均年龄由2004年48.1岁下降到如今的39.8岁。
二是立足岗位,切实在管理上“创先争优”。2010年,该公司按照“创先争优”工作要求,结合实际设计“领衔主演”平台,让全体党员在岗位上“创”、“争”,并通过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举旗帜、强堡垒、树品牌、保发展、亮身份、学党史、长本事、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各级党组织建设,增强全体党员使命感和责任感,让该公司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经营管理、党建工作、品牌形象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保证了“企业平安、指标完成、创新发展”。同时,该公司积极围绕省、市公司的“重点工作、重大任务、重要事项”的要求,筛选确立:现场作业安全、电费回收、无功电压线损、供电可靠性、低电压整治、科技创新、成本预算、绩效管理、ERP项目应用、班组“4+1”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16个重点管理项目,作为创新课题,组织党员予以攻关,促进企业管理上工作水平。
三是积极运用现代管理机制,努力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2010年,随着该公司ERP、SG186营销管理系统等一批先进管理系统的先后上线,让该公司人、财、物、产、销及相对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等实现了紧密集合。如今,该公司各类管理工作也实现了“规范化、精细化、一体化、网络化”,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科技发展:提升企业应对能力
企业要发展,电网必当先。2004年以来,宁国供电公司对宁国电网累计总投资达到了6亿元,让宁国电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于重造了一个宁国电网)。新增了一座500千伏宁国开关站;原先宁国市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发展到现在2座(还有2座计划2011年开建);110千伏变电站由过去的2座,发展到现在的5座;35千伏变电站由过去的5座,发展到现在的19座。如今,宁国电网已初步形成了以500千伏为龙头、以220千伏为支撑、110千伏为主网架的坚强电网结构。2004年以来,宁国供电公司还乘着国家“十一五”期间惠农、利农政策的东风,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三新发展战略,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19个电气化镇,101个电气化村,并获得了安徽省新农村电气化县首批创建县称号。新建和改造台区285个,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512千米,近30万农民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电网的发展让宁国供电量也有了突飞猛进,从2004年5.78亿千瓦时,发展到2010年13.07亿千瓦时,每年都保持20%的速度增长。电量的增长也催促了宁国供电公司加强了对营销的管理力度。2004年以来,宁国供电公司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改造了35千伏变电站、新建了SG186营销管理系统、为全市8000余户居民装设了电表远程集抄系统、为偏远地区增设了POS机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不仅方便了客户,也让办事效率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今,宁国供电公司35千伏变电站全部都实行了无人管理,调度自动化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SG186营销管理系统的运用,也方便、规范以及缩短了客户办理业务的流程和手续;远程集抄系统极大地减轻了抄表人员的工作量,也让抄表工作准确率、误差率有了质的提升,真正实现了电费管理“颗粒归仓”;POS机的运用,也给偏远乡村居民交费提供了方便。
互动发展:锻造共赢发展能力
经济要发展,服务要跟上。在2010年度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中,宁国市在全国中小城市发展百强县(市)中排名92位,比2009年上长了5位,名列安徽第一。且宁国市还首次跻身于全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并名列第8位,成为中部地区仅有的2个县(市)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县(市)。宁国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背后,是宁国供电人践行“四个服务”宗旨、提升服务效率的艰辛付出。近年来,该公司领导班子定期与市委市政府汇报沟通电网建设事宜,坚持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密切宁国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市政园区建设规划,做好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并积极向上级争取建设资金,不断延伸电力供应网络,全面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该公司各营业窗口同时在标准程序内加快报装环节的快速流转,并且针对大用户用电审批开通了绿色通道,减少超期工单,报装速度明显加快。各营业窗口采用优惠灵活的营销策略,紧盯地方经济发展动向与招商引资落户企业动向,随时掌握辖区内电力供求情况,对业扩报装工作做到周汇报、月分析,建立健全全程跟踪服务制、首问负责制和大客户代表制,及时帮助客户调整、优化用电方案,确保了电力市场的开拓。2004年以来,该公司先后获得安徽省电力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文明单位”、“四好班子建设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农电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文明单位”、“一流县供电企业”、安徽省“B类新农村电气化县”等多项殊荣和称号。2010年公司晋级为 常态型副处级县公司管理单位,并由控股子公司转为全资企业。同时,2010年,宁国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试点县,其“低电压”改造项目以及变电站、线路、配变三级联调技术研究、利用旧变压器开展自耦调压器改造、老旧变压器降容改造等7项成果,获国家电网公司一致好评。
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宁国供电公司为宁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宁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实现企业与政府共赢的良好局面。
标签:宁国供电公司,宁国,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