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永强创新工作室作为农电工提高技能、创新技术的平台,展现了济阳公司农电工勇于攀登、追求卓越的精神,要积极进行推广。”6月13日,济南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杜军一行到济阳供电公司调研,对该公司积极鼓励农电工创新创效给予高度评价。
张永强是济阳供电公司的一名农电工,高级技工。作为工作室的领头人,他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先后被省集团公司评为优秀农电工、国网公司优秀供电所管理人才。从事中低压配网线路运行技术管理15年来,张永强一直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创新能手,2次被省集团公司评为年度“优秀农电工”,2011年5月,参与完成县城配电线路智能化建设任务和GIS系统建设任务。先后参与的四项QC成果获地市级一、二等奖,参与编写的三项实践案例入选省集团公司最佳案例库,2012年3月,他主导的“改进型驱鸟器”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为了给张永强同志以及更多的创新能手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进一步鼓励员工创新创效,培养知识型、技术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农电工人才。2012年4月,济阳供电公司以张永强的名字命名成立了“永强创新工作室”,目的是通过“优秀人才领导+团队创新”的方式,工作室集产学研为一体,实行“公司统一领导、优秀人才引领负责、成员自主管理”的新型模式,在结构编制、宗旨定位、活动流程、工作标准、吸收成员等方面都拥有健全的运行制度。通过技术创新和团队协作,工作室进行课题研讨、技术攻坚、项目开发及其它相关的科研、培训、交流活动,全方位打造企业实用型科技成果。
工作室现有11名成员,全部由基层农电工组成,从挑选课题、现状调查、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实施验证,每一个环节都是自主活动、全员参与。他们立足岗位,刻苦钻研,细致分析,开放思维,各自发挥专长,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摸索。工作室成立仅两个月,就研制完成了新型“拉线制作专用器”,成功解决了拉线铁丝容易受伤锈蚀和铁丝缠绕不牢导致紧线施工时拉线绝缘子容易脱落的问题,给今后制作更换拉线提供了省时省力的新方案,真正发挥出团队的智慧优势,展现出集体创新的美好前景。
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在全县农电工队伍中掀起了“小改革、小创新和小发明”的热潮,通过“师带徒,点带面”的辐射式影响,公司在人才培育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涌现出一大批岗位标兵、创新能手和专业性人才,基层员工和农电工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角。“永强创新工作室”不仅成为成为人才培育“辐射网”的核心,而且成了企业孵化创新成果的“金招牌”,也增强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后劲。
标签:农电工管理,济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