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以前所在岗位存在冗员现象,经过培训,我这个月到了新的岗位,很快融入了新的工作。”日前,原贵阳供电局金阳分局营销岗位上的曾彧堃,因原岗位超员,被调到花溪分局从事变电检修工作。这一岗位调动,与贵阳供电局岗位地图发挥“导航”功效密不可分。
现状 整体冗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
“我们人手实在不够用,工作忙不过来”;“能否请上级给我们多调配一些人员,让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长期以来,在贵阳供电局众多部门、车间,乃至县区局,普遍存在“任务一到就叫苦”的现象。是何原因?如何破解?
笔者了解到,目前,贵阳供电局正处在整体冗员、结构性缺员的状态,基层单位不是缺人,而是缺少能干的人。很多干部认为配人定员只是人力资源部的事,绝大多数基层干部缺乏培养与带动下属的意识和能力。为此,今年5月,贵阳供电局人力资源部开始绘制岗位地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我们力图通过建立岗位地图,积极运用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加快超员岗位的人员向缺员岗位流动,盘活贵阳供电局内部人力资源存量,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成本的劳动效率,使贵阳局人力资源配置逐步达到南方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要求。”贵阳局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岗位地图上,笔者看到,该局所有的工作岗位均印有不同的底色,红色岗位代表超员,黄色岗位代表该岗位人员基本持平,绿色岗位代表缺员。根据这一地图,笔者清晰地看到,贵阳局所管辖的生产车间以及供电分局,普遍存在缺员岗位与超员岗位并存的现象。而且缺员岗位与超员岗位较为集中的现象突出。就以配网调度岗位为例,该局所管辖的7个供电分局,全部存在岗位缺员;而在用电检查及营业稽查岗位上,7个供电分局全部存在岗位超员现象。
“存在这一现象有很多历史原因。配网调度岗位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上的是运行班,且责任重大;而用电检查岗位相对活动性较大。因此,长期以来,部分员工通过找关系、找机会申请调岗,造成了类似繁重岗位普遍缺员、相对轻松岗位普遍超员的事实。如果长期如此,不仅会造成超员岗位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缺员岗位因无法注入新鲜血液,而导致劳动效能得不到提高。”贵阳局人力资源部劳动组织科科长白懿说。
破题 通过培训与胜任力评价盘活人力资源
据悉,2007年,南方电网公司针对供电企业各岗位的人力资源配置,发布了相关的《人力资源配置标准》。贵阳供电局人力资源部在绘制岗位地图时,充分遵照这一标准的要求,对贵阳局从职能部门到生产车间,再到下属供电分局的岗位设置、人员配额进行全面测算,并进行综合评估。9月下旬,一张涵盖全局所有岗位的“地图”绘制完成。前面所说的曾彧堃,就是第一批通过岗位地图实现岗位调动的员工之一。
“不仅是曾彧堃,今年新入企的51名大学毕业生,也按照岗位地图全部分配到了基层的缺员岗位上。”白懿说。
然而,一开始,人员的调配并非说调就调那么简单。11月上旬,贵阳供电局城北分局相关负责人根据该局用电检查岗位超员而抄表班缺员的实际,找到该局用电检查作业员王亮谈话,希望将他进行调配,以充实抄表班组的力量,但长期从事用电检查工作的王亮对于现今的抄表作业较为生疏。为此,王亮获得了人力资源部为岗位地图配套建设的岗位培训课程支持,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岗前培训,并于近日通过了胜任力评价,顺利上岗。而如果在从前,在基层单位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的情况下,一般要进行单位内部跨岗位的人员调配并非易事。也因如此,城北分局在岗位地图体系建设的支持下,顺利实现了两个岗位之间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岗位培训课程体系与胜任力评价是岗位地图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配套手段,目的是让被调配的员工能够尽快胜任新岗位。”白懿告诉笔者。而已在花溪分局从事变电检修工作的曾彧堃则如是说:“在冗员岗位上无事可做,其实并不幸福。因为时间长了,自己会感觉这样的工作状态无法体现个人价值。相反,把自己放在更需要的岗位上,工作成绩好与否先不谈,首先就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精神劲头也更足了。”
标签:贵阳局,内部调配,破解,冗员,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