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对他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含蓄间接、旁敲侧击、拐弯抹角、意在言外,这些是暗示的显著特征。从暗示者的主观意图来划分,暗示可以分为两种,一为有意识暗示,一为无意识暗示。这两类暗示在新闻报道中都屡见不鲜,但它们所起的作用很多时候是大不相同的。一般来说,有意识暗示的传播效果是确定的、正面的。因为作者使用有意识暗示的目的就是为其宣传意图服务的;而无意识暗示的传播效果是不确定的,甚至是负面的。因为无意识暗示是意外的产物,是记者、编辑粗心大意或看问题不全面、不客观、不深入的产物。所以,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应善于运用有意识暗示,同时,也有必要对无意识暗示加以足够的重视,以减少乃至消除无意识暗示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闻报道中的有意识暗示
有意识暗示在新闻报道中较为常见。因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记者需要把自已的观点、倾向、意图或情感隐藏在新闻事实中,让受众自己去领悟,去揣摩。所以暗示就成为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一、从暗示自身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含蓄的诱导方法,其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的作用显著。
暗示是人类心理的正常特征,它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批判和抵制,直接进入人的潜意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在传播中由于暗示的效果显著,方式独特,因而颇受传播者的青睐。
“部队出发了。副指导员检查纪律,楼上的东西丝毫未动,那只钢壳表依然放在桌上,滴滴答答地走着。”(《桌上的表》晋绥日报1948年)。
人民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是这条新闻要传达的意思。但作者并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楼上的东西丝毫未动,那只钢壳表依然放在桌上”等细节,暗示读者。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这是诗人臧克家一九四七年二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要比十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是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
新社会温暖、幸福,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读者在看了这条新闻后,很容易得出这样的感受。这也是作者要暗示给读者的东西。
上述两例新闻中,作者虽然不直接或具体传达意念,但暗示的功能却是强有力的,有时会超过具象的表达。在许多情况下,暗示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在传播中可取得事半功倍或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从受众的角度来说,直露生硬的说教会让受众产生逆反心理,而暗示会让他们得到一种心理满足――一种来自于平等权、自主权得到尊重而产生的心理满足。
新闻宣传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和最终实现受传者(个人和团体)的心理定势体系发生有利于宣传者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引起受传者行为的转变,实现新闻宣传的预期目标。新闻宣传的受传者都是有思想、有见解、有经验的行为主体,尤其在今天,广大新闻受众思想解放,民主意识、独立意识增强,强烈要求受到尊重,受到平等对待,不愿意有人居高临下地对他们进行训导。所以,在新闻宣传中,应深入地研究新闻宣传艺术,提高宣传效果。
几年前,笔者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制定了一个“波尔山羊富民计划”,要求新闻宣传单位动员群众大力养殖波尔山羊。波尔山羊是个新品种,品质优良,生长较快,繁殖力强,养殖这种羊确实是个致富的好门路。尽管有关部门决定为养殖户提供贷款扶持,但一来人们没有养过,二来波尔山羊价格较贵,所以群众顾虑很大。如果依照原来的宣传模式,高呼“大家一定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认真领会上级精神”,“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养殖任务”,等等,宣传效果肯定不好,甚至会引起群众的反感。笔者找到邻市一户养殖波尔山羊并且已见成效的群众,以客观的笔调,叙述了他的养殖过程,并让他面对摄像机镜头,说出自己的养殖效益。通篇没有一句“动员”或“号召”,但是这条新闻给了受众这样的暗示:“既然他能养殖成功,我为什么不能?既然养羊效益这么好,我为什么不试试?”由顾虑重重变为跃跃欲试,由“你要我做”变成“我自己要做”,通过暗示,把思考权、选择权、决定权交给受众,这就是暗示能够得到受众欢迎的主要原因。
三、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使用暗示有时可以使他们位置超脱,免于麻烦。
有些新闻报道有时候会给记者带来诸如新闻官司之类的麻烦,如何避免这类麻烦呢?新闻报道在恪守真实、客观、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暗示的手法,就可以避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