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话题,有同行可能会误解这个题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还有诱惑吗?即使有“诱”,也不可能有“惑”。也许有的同行还会说,新闻就得“诱”,才能吸引人们读下去,以达到报道事实,让事实推动更多事实发生的目的。这都不错,但不是本文的真意。
笔者认为,记者在日常工作中,对于他人提供的新闻线索和初稿要仔细辨别真伪,谨防那些假新闻,或带有部分假内容的线索、初稿对自己产生诱惑,以免“上当受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假新闻的“玫瑰陷阱”。编辑在编辑稿件中,也要防止这样的诱惑。
两年前,一位好友给笔者提供了一个新闻线索。说是某山区的一个乡镇设立了科技辅导站,聘请外国专家为本乡镇养牛的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农民受益很多。专家回国后,一些农民在养牛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就通过互联网发电子邮件与外国专家交流,外国专家也通过电子邮件指导农民们发展奶牛规模养殖,解决农民在养牛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这题目猛一听,还真有点意思,令笔者很冲动,想去写个消息。但冷静一想,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外国专家与中国农民交流,首先遇到的障碍就是语言问题。如果语言不通,怎么交流?在当前情况下,一个山区乡镇,又有多少农民会英语、德语……如果说一两个青年农民能用外语通过电子邮件与外国专家交流,还有可能;如果说“一些”农民通过电子邮件与外国专家交流,就值得怀疑了。但是怀疑归怀疑,不能平白无故地怀疑别人、怀疑新闻事件,就像写新闻一样,必须用事实说话。于是,笔者亲自去采访。采访结果显示,这个乡镇设立科技辅导站,聘请外国专家为当地农民当养牛顾问,进行技术辅导等基本事实都是真的,但农民通过互联网用电子邮件与外国专家交流则纯属虚构。于是,笔者诚恳地批评了对方。这位通讯员以后再也没有犯过类似错误。但是,就是这样的“新闻”,还是在某些媒体上发了出来。
类似的事情,笔者在长期的采访中还遇到过多次。只要有疑问的,都要先辨别真假,然后决定是否采写,决不上当。细想起来,不辨真假也许就是各新闻媒体上假新闻、半假新闻、多少含有虚假内容的“新闻”始终没有杜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假新闻之所以能够诱惑成功,总有一定的原因,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两条:
其一,新闻唯“新”的“陷阱”。新闻,必须要新,这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如果不新,就不是新闻,正因为如此,我们从当记者、编辑的第一天开始,就把这个第一要素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作为自己选择采访内容、选择入编稿件的第一“思维”。久而久之,也容易形成惯性,即一切都以“新”为唯一思考点,有时甚至会不顾一切。这就容易“集中一点忽视多点”,唯“新”而不顾其他。作为记者,如果图省事,不去深入采访,就会让这些貌似很新的假新闻诱惑了自己,让假新闻混上版面。作为编辑,如果不高度警惕,同样会被诱惑,让假新闻蒙混过关。
其二,地方领导对新闻工作者的不当激励。有些地方领导为了把本单位的工作宣传出去,出台了许多考核办法,激励专门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和通讯员多写稿件,甚至会提出许多过高的要求。譬如,有的乡镇要求报道站通讯员每月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至少发表稿件10篇以上。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便有了为奖金拼命工作的通讯员。但是,一个乡镇、一个县级机关,能有多少足以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的新闻?尤其是能有多少好新闻发生?于是,个别通讯员便被“逼上梁山”,出现了重压之下“巧干”、“蛮干”的现象。他们为完成任务好交差,为多拿奖金,只好“比着葫芦画瓢”,从各家报纸上看新闻题目,然后把自己乡镇的事向里面套,没有的便来点“想象”,假新闻便产生了,还有的干脆就是无中生有。这些有真有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假假真真的“新闻”,有时让记者、编辑真是真假难分。
怎样才能抗拒“新闻”诱惑?个人有几点想法:首先,记者和编辑在追求新闻“新”的同时,还要有辨别真假新闻的功力、法眼,防止假新闻“登门入室”。不要一看到好稿件、好题目就激动不已,头脑发热,不顾一切,而要在冷静思考后再决定怎么办。其次,记者、编辑对“生面孔”写的稿件,要疑问在先,信任在后。第三,记者在得到好的线索时,要先问个一二三,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找几个疑点,然后带着问题去采访,在采访中消除疑点。编辑编稿同样也要如此。第四,还是要老生常谈,时刻把“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生命,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在弄清事实真相后才采写新闻、编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