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天地 > 新闻理论与实践

新闻理论与实践

新闻摄影细节真实性浅谈

作者: 许林  2009-11-30

细节是具体的细微的现象呈现。人们通过具体细微的现象观察事物,认识事物本质。只有承载着具体细微现象的细节,才能凸显事实的真实性,才能打动人,才更富有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马克思十分注重作品的细节真实,他认为细节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本质真实必须以细节真实为前提。①马克思关于作品细节真实的论述,无论对作家还是新闻记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体、本质的真实 寄寓于个体、细节的真实之中

2009年5月,我在阅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时,看到有篇论文谈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然而我认为,总体上、本质上的真实是寄寓于个体、细节的真实之中的,因此我在这段文字后面批注:

“细节,是真实性的重要事实,一个或者几个典型的细节往往能反映出事实的真相。所谓‘总体上、本质上’的真实性,就是一个个细节的总和。没有或者忽略细节的真实性,所谓‘总体上、本质上’的真实性就是一个空架子。因此在论述真实性问题时,要做到‘力求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忽略细节这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谁忽略细节的真实性,谁就坠入了空谈新闻真实性的迷魂阵,就会在新闻报道中从空洞的概念出发,为了向群众宣传所谓的‘总体上、本质上的真实’,用现行政策和官方意识形态式的语言拍摄、采写新闻报道,其结果可能会出现‘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虚假新闻报道,使受众受到空谈真实的深层次假新闻的欺骗――这方面,我们有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比如对大跃进的宣传报道,对‘文化大革命’的宣传报道,对一些过去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宣传报道,都存在‘总体上、本质上’是真实的,而细节上却是编造的,是不真实的严重的虚假新闻问题。”

编造细节 为总体失实推波助澜

关于文学作品的细节问题,“新写实派作家们强调‘细节的真实’,却反对细节的典型性,无视细节与现实生活‘总画面’的联系。”②新闻摄影不是文学作品,而是新闻作品,不存在“新写实派”、“旧写实派”的问题。但是,新闻摄影在强调“细节真实”时,在捕捉“典型性”细节时,这个“典型性”必须是“这一新闻事件”中的能准确反映“这一新闻事件”的典型性瞬间,而不是与“那一新闻事件”相加,或者“所有新闻事件”的概念化、标准化的“典型性瞬间”――现实生活“总画面”,也有人称之为“主旋律”。如果是那样,就不是在现实生活的新闻事件中“捕捉”新闻的典型性瞬间,而是以概念化价值观作为先导的主观引导下的所谓的“反映社会本质、歌颂时代”的概念式新闻。这样拍摄到的细节,虽然“从总体上、本质上”能够“联系”现实生活“总画面”,但它只是一个概念化的标签而已,并不是能够打动读者的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细节,因此,它往往是不真实的细节。

1.细节造假,狂热浮夸

在50多年前的大跃进年代,摄影记者为了不至于被扣上“右倾保守”的帽子,采取“先入为主,主题先行”的采访方法,头脑发热地在现场组织画面,编造情节,加工细节,摆拍大丰收、放高产卫星的照片。

那时报纸上有张照片,摆拍了孩子们光脚丫登上收割后的早稻堆的细节,报道湖北省麻城县的1.016亩早稻,创造了亩产36956斤的纪录。其实,那是人为地把其他田里的早稻硬堆在一起,冒充是一亩产36956斤的产量。那时农村儿童的穿戴有没有那样整洁且不论,只这个高产数字的编造,就“典型”到把人忽悠雷倒的地步。

2. 摆拍细节,粉饰“文革”

一些摆拍的照片,是在“主观先行”的“摄影创作”规律下按图索骥,到现场导演“新闻场面”拍摄的,例如我在1974年拍的《南泥湾五七干校》。摆布时我很注意细节:老农的羊角巾、人物背后的草帽、手中的笔记本、脖子上的毛巾、桌子上的水杯水壶以及人物坐姿的高低错落等等。后来经过反思,我认识到,这样的细节,越接近所谓的“本质真实”,就离“这一新闻事件(故事)”的事实越远,越对不起享有知情权的读者。

细节真实性是有内容、有个性信息的真实。只有敬畏事实,尊重事实,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认真观察真实的细节瞬间,而不是试图干预和改变细节瞬间,才能选择和捕捉到感人的真实性细节瞬间。

就拿拍摄“笑”来说吧,首先要想好要不要拍“笑”的情节?他(她、他们)为什么“笑”?“笑”在“这一”新闻中表示什么意思?“这一”新闻应该选择并抓取什么样的“笑”的细节?拍照片时不能什么内容都干预,要求被摄对象“笑”,而要善于在每一个新闻事实(故事)中,仔细地观察、选择和捕捉能够反映“这一”事实的笑的细节。过去记者导演摆拍,总是对被摄对象说“笑一笑”;拍群像时,总是引导被摄对象“手指一个方向,大家一齐笑着向所指方向看”,其结果必然是格式化、概念化的、假惺惺的“仙人指”。1975年,我在河北省遵化县采访,想用照片来反映老中青三结合这个“新生事物”,就以艺术创作中的“合理想象”,摆拍了《老中青三结合好》的“仙人指”加“傻笑”的照片。从“本质上”看,当时确实“讴歌”了“新生事物”,但于今反思,这是一张主观引导的摆拍虚假照片,任何一个细节瞬间都是经不起历史真实性的推敲。

    

来源:云南电力新闻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