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新闻写作中,随着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新闻写作的新方法也应运而生,其中“故事化写作”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这种写作方法,对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娱乐性和市场效果,具有明显作用。但是,一旦将故事化写作方法引进到新闻文本中来,将新闻的精彩可读、便于传播等故事性因素,放在比新闻要素更重要的位置,有时甚至不惜牺牲新闻真实性而迁就故事性,就会产生负面的阅读效果和社会效果。
对于“故事化写作”,我们有必要客观评价它的利弊,清醒认识它的来源,保持其便于阅读和传播的良性因子,摒弃其违反新闻原则的弊端。
“故事”和“新闻”不是一回事
故事的定义和新闻的定义有点瓜葛牵连。所以,有些新闻媒体和记者,公开宣称自己的采访写作是在“寻找故事”、“写故事”。
正如新闻的定义有多种一样,关于故事的定义也相当繁复。但是,人们可以从众多的定义里抽取出共同的特质,故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质:1.是事件过程的描述;2.情节生动连贯;3.便于信息传播;4.有内涵和影响;5.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
故事的几个要素中,有的和新闻相符,有的和新闻不符。例如,事件过程的描述。这一点与一部分新闻文本是相符的。在叙事类的新闻报道中,具有事件过程的描述,有些描述还相当精彩,与好的故事没有两样。在情节的生动连贯方面也是这样,生动的新闻便于传播。内涵和影响、故事和新闻两者都有,只不过具体作用不同。但是,最后一点,“可能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则只符合故事,不符合新闻。因为新闻必然要讲客观性、真实性,也就是必须在生活中真正发生过某件事,而且是新近发生的。否则,就不是新闻。这一切都体现在新闻的要素当中。
新闻要素,是界定真实性的试金石,同时也是界定故事和新闻的试金石。新闻要素当中的任何一个要素不存在,或者不准确,就不成其为新闻。
故事也可能有某些新闻要素,但故事并不要求有真实的、完整的新闻要素。仔细分析起来,一些貌似新闻的故事,一定会在新闻要素方面出现问题,或者说经受不了严格的检验。
比如,新闻出版总署最近通报批评一些媒体的失实报道,其中有一篇稿件涉及几家媒体,就是中国海军潜艇在索马里海域的军事行动。事实上,这是去年中国海军在南海的一次军事演习的翻版,具有比较精彩的可读性,可以说是一篇好的故事,但不是一篇合格的新闻。因为其中的部分新闻要素被改变了,“何地”与“何时”被改变了。当然,“何因”也被改变了,因为当时演习的原因显然不是针对索马里海盗的。剩下的就是“何事”,事情的情节符合故事的精彩性和连贯性,但实际上已经和新闻无缘了。
问题在于,正是这样一篇不是新闻的文章,被许多报纸刊登在新闻版面上,当作真实的新闻传播出去,影响读者、影响社会。影响当然是有了,但这是一种负面的影响。
新闻故事化是柄“双刃剑”
我们并不全盘否定突出新闻的故事性的意义。如果是严格建立在新闻事实基础上的新闻故事化,应该是合理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有媒体人认为:新闻故事化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
这里的前提是“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如果真是这样理解和实践,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过了度,扭曲了新闻真实性,就必然会产生非议,遭到批评,这样的“故事化”理应杜绝。
新闻文本写作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是符合新闻的性质和特点的。新闻反映大千世界的各种新事物、新人物等,很多素材本身就具有相当生动的情节和故事,便于阅读和流传。这是记者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的一座富矿,应该很好地开掘。这无论对于吸引受众,还是增强传播影响力都很有价值。但是,如上所述,必须要用新闻要素这个试金石去检验,不符合新闻要素的故事化必须摒弃。
如果允许不具备新闻要素的故事堂而皇之地登上新闻版面,这对于新闻事业和广大受众都是一种信息灾难。如果读者花钱购买的新闻报刊,提供的是一些真真假假的故事,而非要素齐全的新闻,势必让受众无法通过媒体提供的信息监测生存环境,从而也就影响到他们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变迁的应对。
故事,虽然也有认识价值,但主要是通过欣赏给人以一种文化层面的陶冶和教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情操,基本上和文学的作用相似。因此,故事不必事事真实,只讲“必然性”,不讲“必须性”。新闻故事化,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片面强调新闻的欣赏作用和娱乐作用,淡化新闻的认识作用,异化新闻的认知功能,这对社会和受众都是没有益处的。
新闻报道如果虚构了事实,还会对依靠真实新闻获取信息并指导工作、监测社会运行的政府机构形成误导,从而影响对公共事务的正确判断和处理,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重大的决策错误,极大地提高执政成本,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