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北京的各报都在头版头条或二条的位置发表消息,报道了中国内地13省市居民可以经过金门赴台旅游的消息。例如新京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是《大陆13省市居民可游金门》。在这个大标题的引领下,我找到相关版面,看完了消息全文,仍然一头雾水,关键的主语“13省市”是哪13个,完全没有交代。查了查其他报纸,除了编排的版次、标题略有差别外,均没有这13个省市的具体交代。消息来源是新华社,那么再去查找新华社稿,同样没有13个省市的具体说明。一条新闻必须交代的六个W,这里读者最关注的一个W缺失。这条新闻所以可能会被读者关注,就在于读者要通过报道确认自己所在的省市是不是13个之内,然而,特大标题引领下的内容却没有说。
这条消息的具体内容,是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话,报纸提炼出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一点。就这一点来说,各报的版面编辑还是有一些服务读者的观念。但是,编辑还有一项责任,就是得审读消息,不能简单地看到发言人提到13个省市,就照搬到报纸上。国台办的新闻发言人站在政府部门的角度,宣传新政策,可能太关注政策宣传本身了,没有对13个省市做任何进一步的说明。到了记者那里,也没有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把发言人的话照搬到稿子中。稿子到了报纸编辑那里,倒是提炼出“13个省市”这个关键词,却不管文中是否解释了13个省市是哪十三个,于是便造成全国的传媒均发表这种事实交代不清的新闻。
这种情况已经多次出现,例如,新华社发表过一条新闻,说全国五大湖泊和七大水系污染严重,交代了一些数据。但是这五大湖泊是哪五个,七大水系是哪七个,都没有交代。读者读了新闻,能不莫名其妙吗?北京青年报曾经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北京新开放的七家博物馆参观人数超限》,而且“超限”二字在标题上还做了特殊的标示。然而,具体的新闻中,这七家博物馆是哪七家,没有交代;既然超限,限制的人数本身应该交代吧?没有,只有“3000”这个实际的参观人数,于是,这个数字变得毫无意义。
可能报纸的记者编辑会说,新闻源就是这样讲的。然而,记者不是录音机,碰到交代不清楚的新闻为什么不查一查?例如“13个省市”,只要上网查一查,就会发现这是6月23日公布过的,但当时只是宣布准备开放,三个月后在它变成现实的时候,记者和编辑有义务再次向读者说明这13个省市是哪十三个。向读者做关于事实的解释,任何时候都不是多余的。有些东西查不到,或有理解的分歧,就得问一问,例如五大湖泊、七大水系,这种归纳有不同的认定,需要确认新闻源的认定。
总之,头脑中想着为读者服务,站在读者的角度自我审读一下手中完成的稿子,就不会出现如此差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