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传播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新闻学研究者大多出于实用性和功利性的考虑,热衷于如何解决问题的“制度设计”、“政策应付”、“行动指南”等研究。在新闻学研究实践化的背景之下再谈论“新闻是什么?”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这个作为新闻学的核心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而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从徐宝璜先生1919年出版的第一部“破天荒”之作《新闻学》对新闻下的定义,“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到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以及1987年复旦大学宁树藩先生在其《新闻定义新探》一文中认为“新闻是经报道 (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来看,他们分别是将新闻当作事实、报道和信息来进行界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杨保军先生2004年提出的“新闻形态论”将新闻划分为“三态”即本源态、传播态、收受态。其随后出版的《新闻理论教程》一书沿用了这一提法,且该书在学界反响很好。“本书中关于新闻的过程形态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是什么。”[6]似乎“新闻形态论”一说已经为“新闻是什么?”的问题画上了一个比较完满的句号。
按照杨先生的看法,“我们只有弄清楚新闻存在的不同形态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真正弄清楚新闻从产生到传播,从传播到收受的来龙去脉或演变过程,也才能够针对不同形态的新闻进行清晰的相关讨论。”[7]从记者捕捉事实,到编辑加工形成文本面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从新闻演变的逻辑流程上去把握新闻的本质是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新闻理论教程》中以“传播态新闻”的名义给新闻下定义:新闻本质上是一种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信息;真实、新鲜是其内容的本质特点;及时、公开是其具有的传播特征。”[8]至于为什么要把“传播态新闻”的本质作为“新闻”的本质,书中给出的理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闻,是指处于传播形态的新闻,即处于传播中的、本质上以意识形式存在的新闻。”[9]为能厘清新闻“三态”演变的过程,我们先试着以一个具体的生活实例来说明。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来水一般来说需要经过三种状态的转换才能够送达每一个家庭。
湖泊里的水(撇开人为改造的因素),从生态学意义上讲是水的天然存在形态,湖泊中的水经过自来水公司之后送达用户,湖泊、自来水公司、用户三者既独立又统一。为叙述方便,我们分别称之为“库”。无论哪一库的水都是同一种物质即H2O。下面我们再来看杨先生的新闻形态演变过程,基本上可以用下图来加以呈现。
我们暂且还是借助“库”这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新闻形态的演变。本源库中的新闻经过记者的采访、写作和编辑的加工后,成为面世的传播库里的新闻,这种新闻被收受者接受理解后又内化为收受者意识中的一部分。按照杨先生的新闻三态划分即本源态的新闻、传播态的新闻和收受态的新闻。这里的核心词是“新闻”,它是作为一个确定性的东西,就如同湖泊里的水、自来水公司的水、用户使用的水,无论哪一库的水都是水。同样地,新闻无论是本源库里的新闻、传播库里的新闻、还是收受库里的新闻都是一种东西即“新闻”。事物的质没有变,变的只是同一种东西所处的不同时空。“传播态新闻”是文本化新闻,是附在媒介载体上的存在,比方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报刊亭里能够看到的报纸上的新闻。应该说用传播态新闻来给新闻本身下定义出发点是追求与生活的贴近性,但传播态的新闻是指什么呢?“传播态新闻”一词是一个偏正短语,前面的定语“传播态”修饰后面的中心词“新闻”,但是不能解决中心词是什么。不过,可能也会有人质疑,自来水公司里的水经过了加工沉淀已经不同于湖泊里的水。确实,自来水公司的水经过了漂白、沉淀,然而水的“质”并没有变,还是由那个H2O来表示。而新闻由本源库到达传播库已经被加入了主观化的思考,发生了质化的改变,H2O在三库中并没有发生质变,如果一味地强调水的“变”,那么可以说世上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承认绝对运动却看不到相对静止,终究会陷入相对主义的窠臼。
三态的划分是为了认识究竟什么是“新闻”,但它的逻辑起点却是新闻已经被认识到。既然都已经认识到了什么是新闻,何必再去划分三态?我认为解决新闻是什么的关键在于:第一,不必主观的将新闻做个限定;第二,需要构建一种模式去认识新闻究竟是什么,这涉及到下面两组概念。
新闻与新闻报道
诚如杨先生所说,传播态的新闻实际上是我们平常接触最多的。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报刊亭里能够看到的报纸上的新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新闻报道。这里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新闻=新闻报道”。新闻等于新闻报道吗?我们平常接触到的新闻文本就是指的新闻报道,新闻文本等于新闻吗?比如某原始森林发生一起千年古树倒塌的事实,恰好被某人看到,其他人不知道,但这件事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知道了又感觉很新鲜,这件事实对他来说就是新闻。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新闻发生了,但仅有一人知道,并没有文本化存在,可见新闻≠新闻报道=新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