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神”这三个字来源于道家内丹学说。后来,人们把“精”阐述为经过精心提炼或挑选的精华;“气”即人的精神状态;“神”为人的精神和光彩。
那么,新闻创作中的“精”、“气”、“神”又是什么呢?
“精”即新闻语言的简练
简练,是新闻语言应该拥有的第一素质。在不长的篇幅内把事件描述得言简意赅,也是记者的第一基本功。
薄报时代,报纸发稿周期长,时效性弱,但记者编辑对文字的要求却是精益求精。进入高速发展的厚报时代后,报纸版面数急长、发稿量剧增,对文字的推敲也随之弱化。汶川地震期间,各地纸媒采写了大量新闻,其中《浙江日报》记者王瀛波的一篇特写《亲爱的小孩,明天你不要哭泣》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全文仅600余字,记者用白描之法刻画出了一名灾区10岁女孩的成熟、痛苦和坚毅:
女孩反问我从哪里来。得到回答后,她说:“叔叔真辛苦,大老远跑来采访,灾区人民应该感谢你。”
给她钱,女孩坚决不要。给她饼干,女孩默默收下,交给奶奶。
“还需要什么?”
“不要了。”
“真的不要什么了?”
女孩抬起头看着我,眼神平静得让人心痛。过了许久,她说,“我想上学。”
两颗眼泪从女孩的眼睛里流出来。突然,一声长长的哭泣撕心裂肺地响起:“我想学校早点开学,我好想念书!”
简洁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力量,能撞击人们的心扉。
“气”为文章之气韵
中国传统艺术都讲究“气韵”两字。我认为新闻创作中的“气韵”就是用语之趣味、行文之生动、细节之传神、节奏之跌宕。把新闻讲得生动、通俗、形象是都市报的生存之道,当然这些是建立在简练基础上的。
在信息发布多元化的时代,其实已经没有什么独家新闻,想出奇制胜,讲究文章之气韵生动,无疑是一招。大家都知道,有两种新闻很难写,一是会议新闻,很难出现新突破;二是气象新闻,年年唱四季歌,写不出新意。新闻作品“气韵”两字,在这两类新闻中最难体现。而《钱江晚报》记者韩晓军写的气象新闻,写“天”又跳出“天”,融入了景、情、人而显得气韵生动。她在2007年的初秋时节写了数篇秋日新闻,读来如诗。
《最后的西子荷》――
白雾笼罩的清晨,夕阳叠翠的傍晚均是赏残荷的好时间,当然最佳意境还是“留得残荷听雨声”。
2007年第一场霜打下来之后,园林部门就要对湖面上的残荷进行大规模清理,最后只会留下北山街亲水平台、葛岭车站附近的两三亩。这时,有心人可以一赏残荷了。
文章的气韵其实来自作者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没有内在之“气”就没有外在之“韵”。老一代的新闻人早就说过,记者要成为一个杂家,这其实告诉我们,没有多方面知识的积累和熏陶,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好记者的。
“神”是内在的人文气质
简洁是基础,气韵是升华,有人文气质则是至高境界了。文章贵在有思想有观点。否则再华丽的文章也是无骨之躯。
2007年《钱江晚报》刊出了7个版的《丁亥夏・7个人的盘中餐》系列报道,记者走进城市深处,坐在不同人群的餐桌边,记录“菜价上涨”这四个字折射在每一碗菜、每一张餐桌上的不同表情和相同的心事。于是,四川民工杨清海把早餐中的肉包子换成了实心馒头,他要把钱寄回老家;低保户沈爱青把自己买菜的最高限额定为10块钱,动用全部智慧将10块钱全都花在刀刃上;71岁的家庭主妇虞秀珍拎菜蓝子的手比以往更坚定,“一定要吃得跟从前一样好”,否则,“生了病怎么办?看病的钱可是比菜钱贵多了”……文章写出了忧虑和乐观以及每一张餐桌背后的韧性和智慧。文章告诉我们,生活并不容易,这不是涨价后才有的命题,而小人物的生存命题则是这个时代人文关注的焦点。这样的文章,唯平实足矣,平实背后的人性光辉就足以打动每一位读者。